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了太平王这个主心骨,武将很多都是要打的。
现在就出兵,以雷霆之势击溃即将聚集形成战斗力的流民。
在对方还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就打散他们,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但文臣则是觉得不需要打。
灾民只是聚集在一起,冲了几次守城的营门,除了死了两个守城的兵卒,并没有更大的伤亡。
现在出兵实在是没有必要。
而且一旦出兵,军饷和花费都是巨大的。
在前面已经拨了巨款赈灾的前提下,出兵这件事情文臣眼里,这就属于没有必要的花费。
而且出兵必定有死伤,大宋的人口经不起太大的消磨了。
两方都有各自的立场,争吵了半天,最后两边谁都不服谁,乌眼鸡一样瞪着对方。
两方吵得气喘吁吁,最后一致请陛下圣裁。
赵霁在两边争吵的时候就在想对策:“先派人在城外搭建棚子供难民容身,再把赈灾的粮草运出城,找专人看管。”
“陛下,这样不妥。”
来了来了!
不妥怪再次刷新!
赵霁炯炯有神地看向跳出来的不妥怪。
“哦?”
跳出来的老头是工部的:“赈灾的粮草在城内皆是因为现在城外动荡,若是出城,会遭到哄抢。”
另外一个人道:“那先把他们发到灾民手上呢?”
“愚蠢!”
那个工部的人斜眼看着站出来说话的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赵霁倒是认识,是蔡氏的子弟,刚刚蒙荫,被提拔上来的。
听到那年轻人出的馊主意,赵霁在心底里把这个年轻人偷偷写在黑名单上,备注是【太蠢,以后都别提拔到重要岗位。
】
那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说了一句多么愚蠢的话,还想要和那工部的老头辩论上一下:“刘大人何出此言,只要把赈灾粮提前分发到每个人手上,这样城市少了被灾民冲击的危险,又能够安抚灾民,一举多得。”
工部的那个老大人平时为人还算和善,但是再自己的专业领域,绝对不允许外行人指手画脚,况且这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大朝会上都能如此目中无人,想来也不必给他留脸,直接道:“你又用什么方法能够判断这些粮食没有被多领冒领?”
签名吗?很多难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按手印吗?若是按个手印就能够领上一份粮食,又怎么能够保证不会有人按十次手印领十次粮食?
“就算退一万步,找一个过目不忘之人记住每个人的样貌,但是你又如何保障那些领了粮食的老弱妇孺手里的粮食不会被青壮年抢走?”
为什么每次遇到灾情都是施粥?
不是因为小气,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老弱妇孺的权利。
如果人人都发一袋大米,那老弱妇孺提着大米,没走两步,甚至没有把它们煮熟的机会,就会被人抢走。
只有看着他们喝到肚子里的食物,才是真正发给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