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忽必烈这战略眼光可真特娘的不错,当真不愧是一位雄主啊。”
站在滇池的湖边,王小仙情不自禁地这般感叹了一句。
“忽必烈是谁?”
王安石一脸莫名其妙地问道。
“嗯,一个曾做过我的幕僚的落...
夜色如墨,宫灯摇曳。
王小仙回到府中,掌灯未熄,案上文书堆积如山。
他脱下染血的外袍,用冷水洗去脸上尘灰与惊悸,却洗不去心头那一股沉甸甸的寒意。
刺客虽被格杀二人,逃走一人,但那弩箭上的刻痕、箭杆所用木材??皆出自军械监旧档早已封存之物。
这说明,有人在体制深处动了手脚,且手段老辣,意图灭口。
他坐在灯下,翻开那本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初步规划》,指尖抚过“铁路宜先修汴洛段”
一行字,嘴角微扬。
他知道,自己写的不是蓝图,而是一纸战书。
向千年的土地经济宣战,向盘根错节的士绅集团宣战,向那个以科举为纲、视工商为末的时代秩序宣战。
窗外风起,檐角铜铃轻响。
他忽觉背脊一凉,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从暗处盯着他。
他知道,那些藏于朝堂之后、庄园之中、书院之内的势力,已经开始反扑。
他们不会明刀明枪地来,而是用谣言、弹劾、边患、天灾,将变法污为“乱政”
,将改革者钉上“奸党”
的牌位。
次日清晨,崇政殿外百官肃立,气氛凝重。
辽使昨日递来国书,措辞强硬,称宋廷“废礼乐、弃纲常、尊商贾、贱士人”
,已非华夏正统,若不改弦更张,恐两国盟约难继。
更有传言,辽主耶律洪基已在南京(今北京)集结皮室军,随时可南下问罪。
赵顼端坐龙椅,面色冷峻。
吕惠卿出列奏道:“辽人素来贪利,岂真为‘纲常’而来?其所以借题发挥,不过见我国内革新政,人心未稳,欲乘虚施压,谋取岁币之外再增关市之利耳。”
司马光拄杖而出,声音苍老却有力:“吉甫此言差矣!
祖宗之法,重农抑商,尊儒守礼。
今朝廷设银行、开议税、任匠人为官、听商贾议政,已是颠倒四民,淆乱名分。
辽虽夷狄,尚知礼义为重,我堂堂中华,反率先毁之,何以服天下?何以对万世清议?”
此语一出,群臣纷纷附和。
几位老臣甚至伏地痛哭,称“三代以来未有之变,恐致社稷倾覆”
。
赵顼冷笑一声:“司马公说得悲切,可曾记得去年河北大旱,饥民相食,而三司以‘无预算’为由拒发赈粮?那时你们可曾哭过?如今新政初行,百姓已有存钱之银行、垦荒之补贴、工技之出路,反倒有人说朕乱了纲常?”
他目光扫过众人,“朕问你们一句:若不变法,等来的究竟是礼乐复兴,还是饿殍遍野、胡骑临江?”
殿内鸦雀无声。
子平上前一步,朗声道:“启奏陛下,中枢银行三地分行试行月余,账目清晰可查,百姓存银较以往增长七倍。
农部勘田队已在江西、福建、两浙完成初查,预计明年春可颁新鱼鳞册。
国资部接管十七工坊后,生产效率提升三成,成本下降二成,第一批民用蒸汽机已试用于杭州织造局提水作业。
事实胜于空谈,变法已有成效,岂能因几句外邦恫吓、几声腐儒哀叹便半途而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