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连一向坚定的吕惠卿也面露犹豫:“如今财政尚未完全理顺,银行体系初建,若大战开启,恐难支撑军费。”
王小仙却站了出来:“此正是考验新政之时。
若此刻退缩,不仅前功尽弃,更将证明反对者所言‘变法弱国’成立。
我们必须打赢这一仗,而且要用新方法赢。”
他提出三策:
其一,由中枢银行紧急发行“国防特别债券”
,面向全民募集军资,承诺战后本息加倍偿还;
其二,动员国资部下属工坊转产军需,实行“战时配额制”
,优先保障前线武器供应;
其三,启用“数据调度系统”
,通过各地驿站电报网络(试验线路已通汴京至洛阳),实时监控兵力部署与粮草运输,杜绝延误与贪腐。
赵顼沉思良久,终允施行。
债券一经推出,反响惊人。
短短半月,认购额突破八十万贯,其中七成来自中小商户与富裕农户。
有人甚至典当房产购债,留言曰:“吾不信官,信王公一人。
若他骗我,我甘愿倾家。”
前线战况亦逐渐明朗。
种谔依新式地图与情报系统布防,在定西设伏大破夏军主力,斩获万余级。
西夏粮道被切断,被迫撤军。
捷报传来之日,开封万人空巷,百姓自发燃放鞭炮,高呼“新政强军”
!
此战不仅扭转危局,更彻底证明了变法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连司马光也不得不在家中叹道:“彼虽悖礼,然实强国。
吾辈或守义,然误国深矣。”
战后清算,舆情监察司查明,此前煽动民变、勾结西夏细作之人,竟是两名伪装成道士的前枢密院书记官,背后牵出三位退休参知政事。
赵顼震怒,下令抄家三人,流放岭南,永不叙用。
风雨渐歇,阳光初现。
又一个深夜,王小仙再次登上帝都城墙。
吕惠卿悄然来到身边,望着远处灯火点点的银行大楼与正在打地基的铁路工地,轻声道:“我们活下来了。”
“还没有。”
王小仙摇头,“真正的考验,是十年之后。
当第一批铁路通车,当第一座电厂点亮城市,当我们的孩子不再读四书五经而学物理化学时,那些今天沉默的人,会再次跳出来骂我们毁了文化、断了道统。”
吕惠卿苦笑:“那你后悔吗?”
王小仙仰望星空,良久才说:“我只记得小时候家乡闹饥荒,母亲抱着弟弟去大户借米,跪了一夜,只换来半袋霉粮。
后来弟弟死了,母亲疯了。
如果当年有个银行能贷她几贯钱,有个工厂能让她做工换粮,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他握紧袖中短刃,声音平静却如铁铸:“我不后悔。
为千万个像我娘那样的女人,为千万个没活到十岁的孩子,这把火,必须烧下去。”
风拂过城楼,吹动他的衣袍,如同点燃的旗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