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有技校学生联名请愿,要求提前毕业奔赴前线参与设备维护。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某夜,王小仙正在批阅文件,忽闻院外喧哗。
子平冲进来:“大人,不好了!
有人纵火烧了城南的电缆塔!”
他霍然起身。
那座塔连接着汴京与郑州的电报主干线路,一旦中断,前线情报将延迟至少十二时辰。
赶到现场时,火势已被扑灭,焦黑的钢架冒着余烟。
工匠们围在一旁,神色悲愤。
“查清楚了吗?”
王小仙问。
子平递上一块烧残的布片:“发现于塔基附近,上面绣着半个‘崔’字。”
“崔家?”
王小仙眉头一皱。
正是当年阻工迁坟的河南崔氏。
虽然后来其子入学电力班,看似归顺,但族中仍有顽固长辈不满新政。
“不排除报复可能。”
李舜举赶来,沉声道,“另据密报,近来有多名道士在民间散布谶语,称‘龙脉断,则国运衰’,鼓动百姓破坏铁路、电线。”
王小仙闭目片刻,忽然问道:“那个刺杀案的特别法庭记录,还在吗?”
“在。”
“取来。”
半炷香后,他手持卷宗步入书房,连夜撰写《论技术与道德》一文,次日刊发于《开封日报》头版:
>“有人言,铁路惊扰龙脉。
然则,何谓龙脉?若真是护佑江山之脉,为何千年来外敌屡犯,旱涝频仍?今日我们凿山架桥,是为了让更多孩童不再饿死途中;铺设电缆,是为了让母亲能在夜里看清孩子的病容。
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德’?
>技术本身无善恶,人心才有是非。
毁一根电线,或许能让你心中旧梦延续一夜;但断一条信息链,却可能导致千军覆没。
你们口中的‘传统’,不该成为Progress的绊脚石。”
文章如石投湖心,激起千层浪。
支持者称其“振聋发聩”
,反对者则骂他“亵渎天地”
。
更有司马光门生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制止妖言惑众”
。
赵顼览毕,只批了一句:“理直者无惧谤言。
准其继续发声。”
风波未息,前线再传警讯:辽军集结二十万于南京道,西夏亦调动八万骑兵东进,两军约定十月十五日在河套会师。
王小仙立即下令:所有铁路工地转入战时体制,工人编为“工程作战团”
,昼筑路、夜巡逻;电厂实行双班制,确保全天供电;并启用“飞鸽-电报混合通信网”
,以防万一电讯中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