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真正的尊严,来自于被尊重的选择权,而非被迫的服从。”
老儒生怔住,泪水顺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
当晚,三百余名“净心会”
成员主动前往社区科技中心登记,要求参加扫盲班。
有人写下人生第一个汉字,有人第一次视频通话见到远方亲人,还有位七十岁的前私塾先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了“初级Python入门测试”
,得分98。
春风渐暖,变革深入肌理。
五月,首列“知识快车”
从开封出发,沿铁路线巡回全国。
每到一站,便开放车厢内的全息教室、3D打印实验室与远程诊疗舱,农民可在田头问诊专家,学子能与院士同堂辩论。
六月,大宋与契丹共建的“雁门数据港”
正式启用,采用地热+光伏双能驱动,成为亚洲最大绿色算力枢纽。
耶律洪基亲临剪彩,笑道:“从前两国交兵,如今共修一条网线。
你说这算不算奇谈?”
七月七夕夜,万座城市同步举行“星光许愿”
活动。
人们将心愿输入公共终端,由AI筛选后投射至卫星轨道上的柔性显示屏,形成一片横跨东亚的虚拟银河。
其中一条最亮的愿望写着:“愿天下无盲,无论目盲或心盲。”
然而,就在世人以为黑暗彻底退散之时,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酝酿。
八月初,南方多地突现怪病:患者初期表现为记忆力衰退,随后逐渐丧失语言能力,最终陷入昏睡,脑部扫描显示神经突触呈规律性断裂,如同被某种精密仪器逐一剪断。
御医束手无策,民间传言四起,有人说这是“滥用科技遭天谴”
,有人说是“王小仙的基因工程出了岔子”
。
王小仙亲赴疫区查访。
在一处偏僻山村,他见到了首位病患??一个十二岁女童,曾是全县编程比赛冠军,如今却连母亲的名字都说不出。
床头还放着她未写完的代码:“我想做一个能让聋哑人听见春天声音的耳机。”
他采集样本,连夜送回京师最高研所。
三天后结果出炉:**病毒载体为改造过的腺相关病毒(AAV),携带一段人工合成基因片段,专门攻击人类前额叶皮层中与抽象思维相关的区域。
而这段基因序列的编码方式,竟与当年周景和密室中发现的“记忆清除剂”
高度相似!
**
“这不是自然疾病。”
王小仙咬牙道,“是定向智灭。”
线索指向海外。
情报显示,一支神秘科研团队近年活跃于南洋群岛,自称“守序同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