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一个碎片,都可能是一个比人类历史还要悠久的文明的最后叹息。”
他转向纪怜淮和徐觅,目光锐利而专注:“我们今天将要重点观察的几件藏品,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它们在特性上,与‘星’在剧本中可能遭遇的那种能够承载强烈‘记忆烙印’的‘星骸’,存在着某种概念上的、奇特的共鸣。
我希望,这种直接的、物质性的接触,能给你们带来一些超越剧本文字和理论想象的、更本质的质感冲击和……灵魂层面的触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一位早已在此等候,身着剪裁合体的白色研究员制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中透着长期与未知打交道的谨慎与疲惫的老博士,三宅博士。
向他们微微鞠躬致意。
在他的引导下,他们首先停在了一个位于视线水平高度、约一米见方的储藏格前。
格内悬浮着的,是一块厚度不均大致呈长方形的暗蓝色石板,表面并非人工打磨的光滑,而是布满了天然形成的错综复杂如神经网络或星系旋臂般的螺旋状纹路。
当三宅博士调整了格内特定角度的辅助光源后,那些纹路竟折射出如同蛋白石晕彩般的微弱幻光,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动。
“编号ao-734,‘织梦者石板’,”
三宅博士的声音平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如同在朗读仪器报告,“出土于天鹅座x-12星域,一颗围绕气态巨行星运行的、冰封卫星的地壳深处。
初步矿物学分析无法完全界定其成分,结构显示其形成于极端高压环境。
这些纹路,推测是一种非碳基智慧生命的‘信息载体’,其数据存储密度理论值远超人类最先进的量子存储介质数个数量级。
但至今,所有破译尝试均告失败。”
他顿了顿,推了一下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最值得注意的异常特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它对某些敏感个体的脑波活动会产生微弱但可测的影响,可能诱发……非典型的梦境或感知异常。
有未经证实的理论认为,它或许能通过某种量子纠缠或共振效应,与意识场进行极低概率的互动。”
纪怜淮依言凑近了一些,隔着那层特制的、具有能量阻尼和防辐射功能的透明材料,仔细观察。
那块石板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古老与静谧感,那些纹路仿佛拥有某种内在的节奏,在幽蓝的光晕中,隐隐给人一种它们在极其缓慢地“呼吸”
或“流动”
的错觉。
她尝试着集中精神,将一丝微弱的灵觉探向石板。
刹那间,她感到眉心微微一凉,仿佛有一根极其细微的、由冰晶构成的探针,试图轻柔地刺探她的意识边界,带来一种短暂空茫的晕眩感。
但这种感觉转瞬即逝,立刻被她丹田内缓缓旋转的玄珠自然散发出的温润光芒以及识海中幽稷那无形无质却坚固无比的精神壁垒所隔绝、消弭。
她心中凛然,这种能与意识产生交互的特性,确实与西园寺导演描述的、能与“星”
产生深度共鸣的“记忆烙印”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接着,他们移步到另一个储藏格前。
这个格子内部悬浮着数十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颜色如同深邃夜空的黑色曜石碎片。
它们看似随意分布,但仔细看去,会发现这些碎片彼此的断裂面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得仿佛可以严丝合缝拼接起来的几何联系,暗示它们原本属于一个完整的整体。
“编号ao-821,‘共鸣黑曜石碎片群’,”
三宅博士继续用他那种冷静的语调介绍,“发现于牧夫座一个已进入恒星死亡末期、环境极端恶劣的星系第三行星的深谷中。
其物理性质稳定,但异常点在于:当这些碎片在特定空间构型下被放置于一定距离内时,它们会自发地产生一种频率极低、人耳无法直接听闻,但能对大多数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产生轻微可测生理影响的次声波场。”
他看向徐觅,似乎知道导演会对这种效应感兴趣:“早期接触团队的报告显示,有部分敏感成员在暴露于该声场后,出现了短暂的、集体性的‘既视感’或无法解释的情绪波动,例如无端的悲伤或愉悦。
其机理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对大脑海马体或边缘系统的隐性调制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