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963章 与高句丽的恩怨情仇(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农民起义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枚石子,最终还是没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东征受挫后休整了一年,隋炀帝决定二次东征。

这次东征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

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于辽东城下,并挖掘地道配合,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但因上一次东征时候,高句丽得到了隋军的大量器械,以至于双方势均力敌,苦战不下。

隋炀帝发起了狠,决定仗着自己人多优势,掘土累丘,平地造山,由上而下填满了辽东城。

这个方法虽然笨,但是却非常管用。

可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国内又出问题。

这次造反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上柱国杨玄感。

天下苦隋炀帝久矣,有威望者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

隋炀帝只好撤兵平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眼瞅到手的胜利也没了。

平叛后,隋炀帝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隋炀帝想再次东征,被杀于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城。

,!

,但是一场大胜,足以把这些怨言都填平了。

皇帝想要彰显武功,让他彰显就是了。

于是朝野内外,一片阿谀奉承之词。

隋炀帝听信了这些话,越发的‘骚操作’了起来。

他把一百多万大军分三路,左右中,除了中军之外,左右两路军再分十二路,摆开了阵势。

为了‘平分战功’,隋炀帝给每一路,都指定了任务,计划完成各自任务之后最终会在平壤会师。

还没打,就把战功分完了,如此轻敌焉能不败?大业八年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

隋炀帝命令宇文恺修筑浮桥,浮桥修成后,隋军从西岸进攻。

在浮桥延伸到距离对岸还差数米的位置时,高句丽趁机攻击,隋军无法登岸,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

于是隋军敛兵,少府监何稠接桥,诸军接连前进,大战于东安,击败高句丽军,死亡上万人。

此战虽败,但未伤筋动骨,隋军乘胜包围辽东城。

最致命的,还是预先分发战功。

由于满朝文武和皇帝都认为此战必胜,所以从一开始,就给这场战役订好了基调,隋炀帝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称之为“吊民伐罪,非为功名”

既然不为功名,那就不能抢功。

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任何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这直接导致了围城之战的大败,辽东城的高句丽军数次出击不利,于是转为固守。

隋炀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诸将,上国要有上国的气度,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

这种脑残的操作,补齐了战败的最后一块七巧板。

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按照上一个旨意,任何行止都要奏请,赶紧写个折子上奏隋炀帝,这一来一去,少说两三天过去了,等隋炀帝回复命令了,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

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使之后隋炀帝醒悟,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

高句丽的其他城池与辽东城的遭遇相仿,都没能拿下来。

中军尚且如此,其他路的进攻,也是一样的糟糕。

水路由当时的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战船相接数百里,声势浩大。

进入浿水,与高句丽军相遇,轻松击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