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
阿史那思摩听不懂了,不必缴税,不必执行律法,自己管理自己,那跟没改有什么区别了?难不成大唐皇帝好大喜功,就想要一个虚名?
情况肯定没有这么简单,阿史那思摩犹豫了一下,追问道:“侯爷,我有些不明白,如果这样,那改与不改,好像没区别吧?何必多此一举呢?”
“非多此一举!”
李牧掷地有声道:“改变还是有的,给你举个例子。
比方说,改了之后,便没有东突厥了,而是大唐的突厥自治道,与关中道,岭南道一样,都是大唐的疆土。
东突厥上下,全部都是大唐的子民,向陛下效忠。
这样在法理上,便有一个正名的作用,一旦未来突厥还想妄图侵扰,那便是造反,名不正而言不顺,朝廷出兵镇压,便是理所当然的正义之师,这点区别,郡王应当明白。”
阿史那思摩有些尴尬,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不说,但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儿。
阿史那思摩也盼望着,东突厥有一天能重新强盛起来,恢复自己的国家。
但是这个心思,显然被对坐的君臣戳破了,人家直接使出这一招,如果答应了,再想复国,就成了造反了。
阿史那思摩不出声,沉默着也不知在想什么,李牧继续说道:“其二,不必向朝廷缴税,但是并不是不收税。
只是收的税,不交给朝廷,但是要用在你们的自治道,用在民生,而不是像从前一样,贵族不交税,还榨取利润。
你们突厥从前没有税法,朝廷会派去专门的税务官,教授你们如何收税,如何使用税收,如何制定规划等等。
不必担心这些人派过去就不回来了,如今大唐正稀缺的便是这样的人才,一旦把你们的人教会了,是要立刻回来的。”
阿史那思摩明白了,税是要收的,但是朝廷不要,花在突厥人的身上,这与从前还是有区别的,而且是对百姓的利好。
这一点,他倒是可以接受。
“不必执行大唐所有的律法,但不是不执行。
大唐律法之中,有一些条例是死规,比方说不孝,杀人,掘坟,造反等等,这些人神共愤之举,突厥自治道也要遵守大唐的律法。
而一些细小的规则,比如偷盗,殴斗等等,突厥则可根据自己的风俗民情,酌情商定。
这与从前的区别是,从前突厥的律法,是突厥的汗王,贵族随口说出来的,百姓的生死,只凭贵人一张嘴。
而有了法规之后,即便是贵族,也没有任何权利动私行,并且贵族犯了法,也一样处置,从前没有约束的贵族,从今往后法规来约束!”
“官员的升迁调派,朝廷不直接干预。
但是官员的考察权,还是在朝廷手中的。
自治道任命官员的时候,朝廷要考察此人的履历,是否有任职的能力。
并且,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在地方上为祸弄权的,朝廷有权通知自治道罢免。”
阿史那思摩咂摸出点意思来了,说是不管,实则处处都管。
只是不直接管罢了,规定出一个方向或者一个框架,让你自己管自己!
,!
来,道:“让我来说吧、”
阿史那思摩看向李牧,李牧接着说道:“陛下的意思,为了避免此种行为再次发生,欲在突厥内部推行郡县制。”
“什么?!”
阿史那思摩脑袋嗡地一声,郡县制?像大唐一样?这不止是毁根基的事了,这是彻底的要把突厥吸纳进大唐,不分彼此了啊,虽没有亡族灭种,但与亡族灭种又有什么区别了?!
“陛下三思,此事不可啊!”
阿史那思摩脱口而出,这个条件如果他答应了,那他就是东突厥的千古罪人!
李世民哼了一声,面色不悦。
李牧也板起脸,道:“郡王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质疑陛下的旨意么?”
阿史那思摩跪拜在地,道:“臣绝不敢质疑陛下,只是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习惯了逐水草而生,居无定所,如何能够施行郡县制?唯恐难以承担陛下的好意!”
“能不能承担的,先听完了再说。”
李世民示意李牧继续,李牧也道:“凡事在商量,不要急于否定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