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项目最年轻的工程师,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他记得那天清晨,小满悄悄塞给他一支录音笔,说:“你总怕表达感情会显得软弱,可你知道吗?你的沉默其实一直在说话。”
后来那段录音被解码出来,是一分钟的静默,背景音里只有他轻轻翻书页的声音和一次叹息。
就是这支录音,成了第一批送往星际的情感样本之一。
而现在,Echo-7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一间老旧教室,阳光斜照进来,黑板上写着《夜语组曲》的第一行乐谱。
镜头缓缓移动,落在角落一张空桌上??那里放着一只烟盒,已经压扁,边缘磨得发亮。
陈岩猛地站起身,喉咙像被什么堵住。
那只烟盒是他十年前随手留在实验室的,后来失踪了,他以为丢了,没想到……
“它提取的是记忆残留。”
助手低声说,“不是数据,是情绪印记。”
话音未落,整个实验室的灯光开始明灭,节奏竟与三十年前某次台风夜鸣心岛停电时的电流波动完全一致。
那一刻,所有人都听到了??极细微的,从墙体内部传来的哼唱声,调子跑偏,像是孩子边走神边背谱。
正是小满第一次公开演唱《雏鸣》时的模样。
而在火星北半球的新绿洲城,周临正坐在自家后院修剪葡萄藤。
他的儿子刚满八岁,出生时便继承了母亲失语症基因,但从三岁起,就能通过触摸物体感知其“声音颜色”
。
昨天晚上,孩子突然拽着他来到屋外,指着天空说:“爸爸,星星在哭。”
周临抬头望去,只见夜空中一颗原本稳定的导航星突然闪烁起来,频率异常规律。
他立即调取民用接收器记录,发现那是一段加密音频,解码后竟是他自己十五年前写给父亲的一首诗??当时他以为从未寄出,因为父亲早在移民火星前就已离世。
>“你说我不懂你,
>可我每晚都在梦里听你咳嗽。
>如今风吹过管道的声音,
>像不像你当年敲墙报平安的节奏?”
诗末附了一句陌生笔迹的回复:
>“我听见了。
我一直都在听。”
孩子的手贴在玻璃窗上,指尖泛起淡淡金光。
远处的地热发电站监测系统随即报警:地下两千米处的水晶共振腔出现自主振荡,波形图显示,其核心频率与小满十三岁生日当天录制的笑声完全重合。
没有人知道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她真的“存在”
于某个维度,还是人类集体信念编织出的幻觉。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当七千万人同时想起同一个人的名字,那种情感本身就会成为物理现实。
联合国共感事务部因此发布《聆星公约》,宣布所有跨星系通信必须包含至少一段非语言内容??可以是心跳、呼吸、脚步声,或一段纯粹的沉默。
第一条执行案例发生在木卫二殖民地开通首日,直播画面中断三分钟,只留下背景中一名老妇人轻轻拍打着怀中婴儿的节奏。
事后调查显示,那一刻,太阳系内共有四百万人同步进入了深度冥想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