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过热?您是说,目前的资本投入已经过剩,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可能正面临泡沫化吗?”
沙赫特一边推下眼镜,一边试探地问道,汉斯则点头表示认同。
“这纯属我的个人担忧,但我想......一旦这个泡沫破裂,很可能会重演1907年的金融恐慌——不,甚至可能爆发更严重的经济灾难。”
1907年的银行恐慌已经证明了,一旦美国出事,连带著整个欧洲乃至全球都会受到牵连。
而如今的美国经济早已不是当年的规模,甚至占据了全球经济的四成。
若它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嗯......泡沫,泡沫啊......”
沙赫特低声沉吟著,脸色变得凝重。
他这会儿才像是坐在国家银行总裁的位置上,而不是刚才那位和气的接待者。
“单凭现在这点资料,还不足以断定美国股市是否真的形成了泡沫,若要得出结论,仍需更深入的调查。”
“我明白。”
“不过,从趋势来看,確实存在这个可能。
虽然美国经济正值繁荣,但他们的增长率却在逐渐放缓。”
“也就是说,经济的內在动力正在减弱。”
“正是如此。
虽然也不能排除是暂时现象的可能性。
但即使真有泡沫,我仍不认为这会发展到您所说的经济恐慌那种地步。
再说,美国政府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睁睁看著泡沫爆裂而无动於衷吧?”
——是啊,那是按常理来说。
问题就在於,现在的美国,跟所谓“常理”
已经是两回事了。
单就那部让黑手党最开心的《禁酒法》,哪怕副作用已经明摆著,却还在硬撑下去,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总裁,你小时候在美国生活过,应该比我更清楚,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常常表现出一种近乎极端的自由放任態度。”
那正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所谓“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hand)理论。
说白了,就是政府哪怕不插手,市场也能靠人类的私慾与竞爭自然运行。
但问题是,当年的美国政府正是过度迷信这只“看不见的手”
,哪怕明知道局势不妙,也迟迟不愿出手干预。
说实话,这也有些冤枉亚当·斯密了。
美国政府对他的理解是错的。
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
,並不是说国家应完全退出市场,而是反对国家与企业联手形成垄断。
“我认为,即便美国政府察觉到了泡沫的存在,甚至开始出现恐慌徵兆,他们依然会选择袖手旁观,坚信市场自有其解法。”
“嗯......”
沙赫特眉头紧锁,显然陷入了纠结。
“美国政府真有这么放任?”
的理性思维,与“美国一向就这德行”
的直觉判断,在他脑海中剧烈交锋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