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心中早就有了底稿,只等女帝指定了官员,便下笔如飞,转眼就成稿。
盖了玉玺的诏书飞快发出了宫,如箭射向铅灰色的天空,似要将这一团僵持了许久的困局击破。
中京的盛夏闷热多雨,往往爆嗮三四日,晒得城里尘土飞扬,便会有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把大地浇个透湿,低洼处泡成沼泽。
长孙婧曾下过旨对部分街坊进行修缮。
无奈地势使然,工程浩大,改善并不明显。
整个京城就在这旱和涝中艰难地度着夏日。
惊雷一个接着一个自朝堂上空响过,炸得官员们都有了些无措之态。
随着宁顺州欺瞒田地一案被揭穿,紧接着又有三州被查出问题,被隐瞒的田地近百顷。
在女帝明确下令清丈田地时,还隐瞒田亩,这罪不可轻恕。
女帝震怒。
不同于先皇,长孙婧在人前并不是凌厉不可一世的威严君王。
她极少动怒,语调永远平和从容,有条不紊。
她也不常高声,只有旁人努力凑上前聆听她说话的份儿。
而纵使盛怒,她也鲜会厉声斥骂。
可熟悉女帝的人都知道,她越是不怒,便越是愤怒。
当女帝以冷静的语气颁布惩罚政令,讨论到官员的去留,甚至生死,这说明她处于真正的盛怒之中。
一场前所未见的风波遍及所有高层官员。
长孙婧拿出了天宁之乱后整顿朝纲的决心和手腕,对朝中互相倾轧到失控地步的政党展开了清素整顿。
礼王的反应非常迅速。
等田地重新清丈完毕,他便立刻跣足披发上书请罪,退避回了封地。
礼王是皇叔,若没有囤兵谋反,只是侵吞田地这种罪,只能治他一个御下不严的小错。
礼王能全身而退,涉事的地方官员却是除了畏罪自尽的,其余皆被押回了京,接受御史台的弹劾和大理寺的审问。
自礼王往下,兵部尚书称病以避风头,诸多高官也收敛了锋芒。
因为礼王识相退让,女帝这一次便没有开大杀戒。
除了几个直接涉事的官员掉了脑袋,其余的大都贬官流放了事。
礼王一退,空出不少实缺。
女帝得以大力提拔新官能吏。
这些官员大多正当壮年,思维活跃,又有多年外放资历,很是务实能干。
在这期间,唐相国溘然长逝。
这位老牛般的重臣在仿佛预知到女帝的危机已解,放心离去。
等到尘埃大致落定时,夏天已悄悄过去,中秋就在不远的前方。
也直到这时,长孙婧才问姜为明:“远山,你现在可以告诉我,那个帮了你的友人是谁了吧?”
-
严徽走下肩舆,眺望着肃穆的枢正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