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八点四十分,她走进39楼会议室时,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位董事。
空气凝重得像暴雨前的低气压。
长桌尽头,陈琳穿着一袭墨绿色丝绒西装,神情平静。
靳贞坐在她左侧,朝周望轻轻点头。
会议准时开始。
执行董事王振国率先开口:“我理解‘真相计划’的社会价值,但它的投入产出比令人担忧。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支出两千三百万元,直接收益几乎为零。
我们是一家企业,不是公益基金会。”
法务出身的独立董事李慧补充:“更关键的是风险。
公开灰名单机制后,已有三起民事诉讼威胁。
如果未来某位网红以‘名誉受损’为由索赔上亿,谁来承担?”
财务总监更是直言:“建议将其降级为CSR(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归入品牌部管理,控制预算规模。”
一圈发言下来,反对声占了七成。
周望低头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
她知道这些人说得“有道理”
??从纯商业逻辑看,这确实是一笔亏本买卖。
但她也清楚,有些东西不能只用数字衡量。
轮到她发言时,全场安静下来。
她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整个房间:“各位董事,我想讲一个故事。”
所有人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去年十月,有个叫苏婉的单亲妈妈,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儿童退烧药含致癌成分》的文章。
她信了,立刻停用了医生开的药。
三天后,她五岁的儿子因高烧引发脑炎送进ICU。
后来查证,那篇文章引用的数据是伪造的,作者是个靠流量广告月入十万的自媒体博主。”
她顿了顿,继续道:“苏婉找到我们,哭着问:‘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那是假的?’我们无法回答。
因为那时候,‘真相计划’还没上线。”
会议室一片寂静。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预算、风险、架构。”
她抬起头,直视每一位董事,“但我想请大家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不做这件事,五年后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活在信息茧房里,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是不是连医院门口贴的药品说明都要先上网验伪?”
她翻开手中的文件:“过去三个月,‘真相计划’共拦截虚假信息传播路径2条,平均每次干预减少潜在误导阅读量86万次。
这些数字不会出现在财报上,但它保护了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的信任、健康、尊严。”
说到这里,她看向陈琳:“我知道这个项目烧钱、惹事、不合常理。
可正因为不合常理,才值得坚持。
当所有公司都在追逐流量时,总得有人守住底线;当所有人都选择沉默时,总得有人先开口。”
她最后说:“我不是来请求批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