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项目进入第二阶段,覆盖范围扩展至三百个县域,累计培训志愿者逾八千人。
令人意外的是,许多退休教师、社区医生甚至广场舞领队主动申请加入,理由惊人一致:“我不想再看着亲朋好友被骗。”
七月末,一场突如其来的舆情风暴席卷南方某省。
一家民营医院宣称研发出“基因编辑抗癌疗法”
,收费八十万元一个疗程,患者需签署保密协议。
短短十日内,已有四十七人签约,其中多数为晚期癌症家庭。
“清源插件”
第一时间标记其为高危虚假宣传,依据包括:所谓“临床数据”
源自拼接的境外论文截图;主治医师履历涉嫌造假;治疗方案违反国家生物安全法规。
然而,反对声浪猛烈反弹。
“你们懂什么?这是最后的希望!”
“周望是不是跟大药厂勾结,打压民间创新?”
社交平台上,悲情叙事迅速发酵,甚至出现“真相压迫救命通道”
的极端言论。
周望没有急于回应。
她下令启动“共情响应机制”
??派出三支实地调查小组,分别走访患者家属、医学专家与监管部门,全程录像记录。
三天后,一段十八分钟的纪录片上线全网,标题朴素至极:《我想活,但我也不想被骗》。
片中,一位肺癌晚期的母亲含泪讲述:“他们说打了针就能回家吃饭,我信了,因为我太想再见女儿高考那天的样子……可当我问医生‘能不能给我看原始病历’时,他躲开了。”
另一位参与评审的院士沉痛表示:“真正的突破不会要求病人签保密协议,也不会绕开同行评议。
科学可以有奇迹,但从不许诺guaranteed成功。”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份文件上:该医院实际控制人名下另有七家公司,均涉及保健品欺诈历史。
舆论风向一夜逆转。
当晚,周望接受央视专访。
主持人问:“面对绝望中的信任,你们如何坚持冷酷的理性?”
她答:“正因他们身处绝境,我们才更要守住底线。
真正的慈悲,不是迎合幻想,而是点亮认知的路灯,哪怕那光照亮的是残酷的现实。
否则,我们将用另一种方式杀死希望。”
八月中旬,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出台新规,明确禁止未经备案的基因治疗项目收费推广,并建立“公众健康信息红黄蓝预警制度”
,直接引用“清源协议”
的风险分级模型。
与此同时,“银发守护计划”
迎来里程碑时刻:首个由老年人自主运营的“社区真相驿站”
在杭州挂牌成立。
十二位平均年龄六十八岁的志愿者轮班值守,帮助邻里查验信息真伪,编写《防骗顺口溜》,甚至还开发了一款“谣言粉碎扑克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