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板,我帮你拍张照呗?”
“不拍。”
“那你能不能帮我拍一张?”
“行吧……”
周望见Sura眼睛一转,显然这才是她的真实目的,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拿过她的手机,“咔嚓咔嚓...
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周望站在窗前,望着那片被夕阳镀上金边的太阳能板,久久未动。
林小雨收拾好会议记录,轻声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
她转过身,声音不大,却像钉子一样稳,“我们把‘火种’变成一种习惯。”
第二天清晨,实验室收到一封来自广西百色的邮件。
发件人是位名叫黄秀兰的乡村教师,附带一段十五分钟的视频。
画面里,她坐在一间斑驳教室中,身后黑板写着“信息课第3讲:谁在骗我爷爷”
。
她用桂柳话讲解如何识别“重孙子出车祸急需转账”
的诈骗短信,台下十几个孩子举着纸板做的“真假判断器”
,一边笑一边抢答。
“我班上有学生回家教奶奶识字,不是课本上的字,是微信里的字。”
她在视频末尾说,“她说,以前看不懂就删,现在想弄明白为什么不能点。”
周望将这段视频设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课。
她加了一句批注:“教育不是从高处洒水,而是去低处汇流。”
与此同时,“共生架构”
协议进入测试阶段。
张昊带领团队重构了插件的核心推理引擎,首次引入“不确定性反馈环”
??当系统对某条信息的判断置信度低于75%,便会主动弹出提示:“目前证据不足,请您帮助补充信息源。”
用户可上传截图、链接或语音描述,这些数据经脱敏处理后进入训练集,反哺算法进化。
上线首周,就有超过四万名用户参与标注。
一条关于“某品牌牛奶致癌”
的传言因多地消费者上传超市检测报告而被修正为“部分批次抽检异常,已下架”
,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抢购退货行动。
陈默看着后台热力图感慨:“原来普通人不仅能辨真假,还能帮机器学会更细致地看世界。”
然而风暴并未远去。
五月中旬,一个名为“真相解构者联盟”
的网络社群突然兴起,打着“反对认知霸权”
的旗号,组织大规模对抗性测试:他们批量生成半真半假的信息流,刻意挑战“清源插件”
的识别边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