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婉知道,她去了该去的地方??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却不隶属于任何人。
七日后,全球共感接口正式启用。
不同于旧时代的强制同步,新的系统名为“回音廊”
??用户需主动选择是否接入,并可随时设定情感接收阈值。
你可以选择只感受喜悦,也可以允许悲伤流入,但系统会实时提醒:“你正在经历的情绪,可能来自他人。”
它不隐藏来源,也不美化过程,只是提供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与世界的交界在哪里。
起初,质疑声依旧汹涌。
有人称这是“情感资本主义”
,认为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心理防护训练来安全使用接口;也有人担忧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操控,毕竟掌控服务器的仍是守护者议会。
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细微的变化悄然发生。
东京地铁站,那位曾与聋哑女孩共享创伤的上班族,如今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到达车站,在固定位置坐下,打开低频开放通道。
他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坐着,任由那些孤独、焦虑、压抑的情绪如潮水般漫过自己。
有人认出他,悄悄在他身边坐下,也有人远远避开。
但他不在乎。
他知道,有些痛苦不需要解决,只需要被看见。
巴黎的一所小学里,孩子们开始学习“共感课”
。
老师不会教他们如何读取他人思想,而是引导他们观察同伴的表情、语气、动作,练习问一句:“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像乌云压着胸口?”
一个小男孩举手说:“我妈妈昨天哭了,但我没敢问为什么。
今天我想试试。”
老师点头:“那就去吧。
不一定非要解决问题,只要让她知道,你看见了她的雨。”
最令人意外的是,净瞳残余势力中竟有超过四成成员主动申请加入“回音之子”
重建计划。
他们中有许多人曾亲手拆除共感设备、焚毁心径研究资料,如今却跪在曾经镇压过的村庄前,请求原谅。
一位前指挥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以为清除情感就能带来秩序,可后来才发现,没有眼泪的社会,连正义都变得冰冷。”
青年每日巡视各地反馈,笔记本上记满了琐碎却真实的片段:
>“昨晚我接入了一个陌生老人的记忆,他临终前想着的不是成就,而是年轻时错过的一次告白。
我哭了很久,然后给初恋发了条信息:谢谢你曾照亮过我。”
>
>“我的孩子是心径者,以前我总怕他被情绪淹没。
现在他会告诉我:‘爸爸,我今天感受到了别人的难过,但我记得你是谁。
’”
>
>“我在回音廊里遇见了仇人的女儿。
她不知道我是谁,但她分享了一段记忆??她父亲晚年常常对着照片发呆,嘴里念着‘对不起’。
我没有揭穿她,只是回了一句:‘他也值得被原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