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写在故事旁边(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铺内驻扎有少壮铺兵,腰系铃铛,一接到公文便立刻飞跑而出,直到下一铺。

根据规定,两铺之间的这十里距离,铺兵必须在四十五分钟之内跑完。

两华里折算一公里,也就是说,步递的移动速度是每小时六七公里。

如果大家对这个速度没概念的话,我这个胖子日常健身,每次会跑上五公里,三十二分钟之内完成。

那些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完成这个路程,非常轻松。

当铺兵跑到下一铺之后,会有另外一个铺兵等候在那儿,交接文书之后,继续以同样的速度冲出去。

就这样轮换接力,铺段相接,每一段都是以最好的状态前进,无须考虑休息。

这种传递方式昼夜不停,二十四小时之内,理论距离可以跑出约一百五十公里,三百里地。

这个速度,已和寻常马递的速度持平。

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两千两百三十五里,一封文书从北京发出,无论走脚递还是寻常马递,理论速度八天就能送到南京。

但马递也可以采取接力轮换的方式,昼夜不停,速度会更快——所谓“八百里加急”

当然,这个“八百里加急”

只是理论值,考虑到夜间视野受限、沿途地形阻碍等要素,实际上日行五百里,也就是两百多公里。

不计成本的话,两京之间单程只要六天时间。

(因为还要考虑黄、淮、长三条大河的涉渡。

这种加急传递成本极高,参与传递的马匹一定会跑废掉。

只有最紧要的军情大事,才能用这种方式传递。

而“召还太子”

,恰恰就属于大事中最要紧的一桩。

考虑到海寿一个人不可能连续八天昼夜奔驰,也许朝廷采用的是双发,正式玺书由海寿携带前往,同时也会发出一封信函,通过马递先发通知太子。

毕竟朝廷最急切的目标不是送达玺书,而是让太子尽快得知消息,及时返回。

换句话讲,在五月十八日之前,朱瞻基完全可能接到来自京城的消息。

接下来,他有十五天时间从南京返回北京。

这个时间虽然很赶,但不至于完全做不到。

朱瞻基的行程暴露弑父阴谋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宣宗实录》的说法,当朱瞻基在南京接到海寿的消息时,南京已经到处在传言洪熙皇帝去世。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海寿出发时,带着的是“上不豫”

的消息,并不知道次日洪熙驾崩。

那么南京这个传言,到底何时兴起?又是从何而来?

实录记载得相当含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朱瞻基接到消息后并未封锁,消息很快传入城中各处,以讹传讹,从“不豫”

变成了“驾崩”

,谣言歪打正着,反成了预言。

无论如何,朱瞻基这时在南京已经不能待下去了,他必须立刻返回京城。

这时太子身边的幕僚劝他说,这是一个敏感时期,必须小心,最好待护卫部队齐备了再返回。

还有人建议,不要走驿路官道,最好从偏僻的小路迅速北上。

从这些提议来看,这些幕僚应该预见到了某种危险,而且就在归途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诸天大航海时代奋斗在瓦罗兰你异能很强,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斗罗之剑说剑道第一仙碧海幽瞳穿到年代当姑奶奶替身破茧我上我真行漫威:秘术法师奈德澳洲风云1876葛先生的一往情深穿书后,佛系贵妃又剧透了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我妻世界开局一首十年打穿娱乐圈鸿天神尊户外直播间南明第一狠人穿书后炮灰她靠系统娇养了男主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漫威之终极符咒系统快穿之艳光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