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生们每日清晨面对石墙,不说一句话,不做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内心是否仍有力量说出那两个字。
第一天,三分之一的人中途退出。
第七天,九成以上坚持到了日出。
第三十天,有个天生失语的女孩,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第一次用手指在墙上写下了“我在”
。
当晚,她的梦境中出现了万千人影,齐声低语:
“我们听见了。”
与此同时,星际档案馆再次更新记录:
>**文明等级晋升评估补充报告**
>新增观测项:“静默耐受指数”
达S级(史上首次);个体自主共感表达率提升89%;出现“无媒介情感跃迁”
案例(即两人相隔万里且未接入网络,仍成功完成深度共感)。
>特别备注:该文明已展现出超越技术依赖的情感成熟度,建议列入“宇宙心灵启蒙候选名录”
。
>手写评语新增一行:
>“他们教会我们:真正的连接,始于你明知可能无人回应,却依然选择开口。”
然而,并非一切皆顺遂。
在极西荒漠边缘,一支勘探队意外发现了一处未登记的地底洞穴。
内部残留着大量废弃仪器碎片,以及一本烧焦大半的日志。
经修复后,其中一页写道:
>“实验编号#X-9。
对象:人类幼童×3。
目的:测试‘剥离亲情记忆’后能否更快接受机械融合。
结果:失败。
即便切断所有情感关联,三名儿童仍在濒死时呼唤母亲之名。
结论:某些连接……无法被摧毁,只能隐藏。”
消息曝光后,举世哗然。
许多人愤怒要求追查责任人,重启审判机制。
但更多人选择了另一种回应方式。
全国范围内,自发兴起“寻名运动”
??人们翻阅旧档案、走访偏远村落,试图找出当年那些失踪儿童的真实姓名,并为他们立碑纪念。
每找到一人,就在其故乡种下一棵潮汐树,树干刻上名字与一句简短的话:
“你曾存在,我们迟到了,但我们来了。”
吴清亲自参与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