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件事看着比修路轻松,但水渠太长,真正弄完都快到腊月。
那时候天气冷,深山流出来的水透骨,哪怕只剩很浅的一层淤泥,黎源再回到岸上还是会冻得双足通红,小夫郎心疼的不得了,第一次找村长求情,下午村长就同意等寒冬时再来看看,那时候说不定水已经很浅或者结冰。
不过很少人寒冬来修,因为天气太冷,手指不灵活。
如果寒冬修不了,开春修也是可以的。
不修水渠了,两人正准备猫冬,村长大手一挥,黎家小夫郎你这么能说会道,来,去修祠堂的文献。
小夫郎:……
黎源:哈哈哈哈。
第35章婚书
祠堂历来是村子很重要的地方,说成本地博物馆也不为过。
从村落起源到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都有记载。
梨花村历史不算久,两百多年前有人过来落户,是名猎户。
梨花村靠着的大山叫子都山,黎源不明其意,倒是小夫郎跟他解释,子都是形容男子貌美,再看文献,说的是不少村民在大山深处见过一名美貌男子。
男子做樵夫打扮,给迷路的村民指路。
类似的传说占了文献大部分内容,看来村民很喜欢这类怪谈。
再看人物志,原来村里出过一位举人。
不过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但总的来说梨花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小夫郎要做的就是把被虫蛀或受潮的文献挑出来重新书写。
这是黎源第一次看小夫郎写字,字迹端正娟秀,但又不似正楷,被小夫郎科普才知道是隶楷,这种字体清新高古,适合做文献记录。
“这么说你会不少字体?”
小夫郎看了看黎源,提起毛笔,也不知是不是黎源的错觉,拂袖提笔的瞬间,小夫郎身上的气质发生变化,不再是那个娇娇弱弱的小夫郎,真有谦谦君子之风。
他挥墨写下一行诗句,一字一体,转瞬已经换了十多种字体。
待一首五言律诗写完,整整二十个不同风格的字。
黎源看得连连叹绝。
小夫郎收笔望过来,漂亮的猫眼里是显而易见的得意。
修文献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村长自然不敢大意,直到看见小夫郎写出的第一篇才真正放下心,甚至十分喜爱地夸赞,“这字是老夫见过最最朴茂工稳的字体,若是有空,劳烦戚先生把这里所有……重要的文献誊抄一遍。”
这个老匹夫,为了让小夫郎当白工,连先生都喊出来,小夫郎连忙避开村长的行礼,半边身子躲在黎源后面,眼巴巴看着黎源。
黎源心骂狡猾的小狐狸,拜老郎中时可没看他,叩首行礼的时候有主见得很。
黎源自然不会拆小夫郎的台,咳嗽一声连忙扶住村长,“表叔瞧您说的,都是一家人,珍珠做这些事情也是福泽村子的事情,有空自然要来,不过他在陈伯那里还有学业,家里又有几十只鸡要饲养,菜园子加山脚的旱地也是他在管理……”
黎源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只差没说小夫郎要生孩子。
村长哪里听不出黎源心疼偏袒的意思,笑着说,“这个自然自然,有空就来有空就来。”
将誊抄文献的事情交给小夫郎,临走时村长看着闲得蛋疼帮着磨墨的黎源,“源小子跟我出来一下。”
黎源就知道村长不会放过他,该来的还是来了,小夫郎不帮他不说,还冲他眨眼睛。
村长询问黎源愿不愿意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说这话的时候村长有些不好意思,同样的稻苗,产量一直稳居村里第一的村长家居然输给一个后起之秀,着实脸上有些挂不住。
这也是黎源尊敬村长的地方。
不少人若是遇见村长这种情况,或者在村长这个位置,不说给黎源难堪,肯定是要使绊子的,黎源后世生活的村子,多的是看不得他人好的人,甚至出现后有人承包鱼塘,村里人跑去投毒的。
他不清楚是不是这个时代大家还遵循古法活着,礼义廉耻是很重要的道德标杆。
不是说没有坏人,王申就是。
但大多数都是共舟共济,扶持着前行。
从黎源家稻苗长出来不久,观察细致的村人就已经找上门,黎源并不吝啬分享,但是他从育土时就进行了改善,后期反而不是特别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