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3章 大宋真正的骨髓之疾(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试就逝世的送神宗认怂了,表示老子再也不搞什么回河了。

但是他认怂了不代表后面就不作死了——送神宗挂了之后,他儿子送哲宗在父辈的旗帜的感召下干了一件比他老子还作死的事:直接让黄河回流故道!

当时黄河故道的河床因为非常高了,这帮大送朝君臣竟然又把这条地上河重新引回来,太特娘的有种了!

黄河母亲表示:老娘也是有脾气的,你们这帮不孝子孙要胡搞瞎搞,那我大嘴巴扇你们脸你也必须得受着!

于是,在1099年,黄河又双叒叕决堤了,河决内黄口,东流断绝。

这次水灾有多严重呢:黄河从高耸的河床上冲下来,居高临下,连修建在山顶上的禹庙都给冲没了!

没错,就是修在山顶上的禹庙!

没了!

经过这历经四代皇帝的三次大折腾,河北、山东、苏北等地基本上被冲成了白地。

损失有多大,数据来说话:

临沂府(北送王朝的定州府)这个当初布下十万重兵的军事重镇,现在还剩下了不足七千兵卒~~~整个河北地区,千里萧条,渺无人烟整个河北都报废了,还拿什么来抵抗北方来的辽国金国的进攻?

再然后,辽国倒是没南下,可是特么姓完的带着金兵顺着黄河一路南下直捣汴梁了!

靖康之耻后,黄河母亲折腾不到跑南边儿苟安一隅的南送王朝,可是金王朝却捡到了一个烫手山芋。

他们占领接管了整个黄泛区,面对萧条的河北和洪水肆虐的黄泛地区,他们也无能为力,但是却不能不管。

于是“于中道疏决,以解南北两岸之危。

凡计工八百七十余万”

要知道,整个金国统治区的总人口才5600万,然后为了治理黄河,直接投入劳力870万!

这是什么概念?基本上是整个国家可动用的劳动力都给扔进去了。

所以这样一来,大家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蒙古灭金所耗费的时间很短了吧?然后接下来就是元朝接手了这个烫手的芋头。

然而依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元朝成立到灭亡,黄河问题一直是困扰蒙古统治者的第一个问题。

元朝末期,黄河泛滥,元顺帝强行招募了数百万农民工,这直接导致了农民起义,所谓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就是这样来的。

李垂这个沙雕用一道《导河形胜书》连坑几代皇帝三个王朝,三易回河留下的大坑一直到明初都没处理干净,就连赵桓都跳不出这个大坑。

这才是真正的骨髓之疾!

就连其他的什么扑买制度下没有完善田制的小朝廷制度啦,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破事儿啦,这些跟黄河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至于所谓的金兵和上皇赵吉翔?

他们算个锤子!

“黄河非一时之患,金兵卷土重来却近在眼前。”

张孝纯的意思很明显,上皇能跑一次,就绝对能跑第二次,但是在跑第二次之前,他老人家却可以玩一出还京复政的把戏来恶心人。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局面,那赵桓这个官家可就坐蜡了——

自古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偏偏大宋有一个皇帝,皇帝上面还有一个想要重新主政的上皇,可不就是出现了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的局面?

到时候官家是跟上皇纵马相攻?还是拱手让江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神州雁回冒牌金手指大佬快穿以后营业悖论[娱乐圈]被绿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哥小奶拳警告,六个舅舅拼命宠豪门蜜恋:大佬请滚开女道君[古穿今]妙木山的塔姆仙人大唐如意郎漫威里的星际仓鼠团宠女鹅是偏执大佬的白月光小福星她五岁半[七零]绝世剑帝修仙家族长青路我是扫把星凤舞之九重天阙撩到校草后我发现追错人了我的神通有技术七年顾初如北我能穿越去修真这个小青铜有点凶我用闲书成圣人无限版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