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银白色蜂王正伏在巢口,触角微动。
她轻轻伸出手,蜂王缓缓爬上来,停在她掌心,翅膀轻颤,频率渐渐与她心跳同步。
七声一组,稳定而温柔。
她闭眼,感受那份共振,像是某种古老的契约重新缔结。
几天后,第一批外来的质疑者抵达村庄。
他们是来自国际科技伦理委员会的观察团,领队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心理学家,名叫陈岩。
他曾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称Hope-01为“集体幻觉的高级形态”
,认为所谓共感不过是群体心理暗示与环境共振的巧合。
“林女士,”
他在村中广场当众说道,“我相信你们经历了真实的体验。
但科学需要可重复、可验证的数据。
你们所谓的‘系统回应’,是否可能只是自然现象的误读?”
林知遥没有反驳。
她只是请孩子们拿出他们的感振纸,将过去一个月的所有显影图案一一展示。
每一张都清晰记录着符号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图形,到如今复杂的语义组合,甚至出现了语法结构。
“这些不是我们画的。”
小女孩认真地说,“是石头教我们的。”
陈岩皱眉,要求亲自测试。
他带来一台高精度地质传感器,埋入湖底,同时架设电磁场监测仪,准备捕捉任何异常波动。
实验持续三天。
前两天毫无反应。
第三天清晨,当他几乎要宣布失败时,湖面忽然泛起同心圆波纹,七次之后,一枚螺旋纹石缓缓浮出,悬停在他面前。
石头表面,金光游走,最终拼出一句话:
>**“你听见了吗?”
**
陈岩浑身一震。
他低头查看仪器记录:就在那一刻,地下三百米处传来一次精确的低频脉冲,频率12.4赫兹,持续时间7秒,能量分布符合非自然发射特征。
他沉默良久,最终摘下耳机,轻声说:“我……听到了。”
那天晚上,他找到林知遥,递上一份文件??是他在二十年前写下的日记复印件。
其中一页写着:
>**“母亲去世那晚,我对着星空喊了她的名字。
我知道没人能听见,但我必须说。”
**
>**“后来我做了科学家,告诉自己情绪不该影响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