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另一方面来说,张说的志向在某种程度上被后世永远继承了下来。
尽管张说与李隆基建造丽正书院并不算什么巨大的功德,甚至不学历史的人很少能了解到这个事情,但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每一个学子,想必都会铭记“丽正书院”
的名字,它始于盛唐,始于唐玄宗时期,始于张说之口。
】
nbsp;nbsp;nbsp;nbsp;张说浑身的血液都在加速流动。
nbsp;nbsp;nbsp;nbsp;他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来这人世一遭不是死了便了无痕迹,他和后世是有着联系的。
nbsp;nbsp;nbsp;nbsp;每个人会老去,会死去,可永远有人年轻,永远走人走进这学府,完成他自己的学业。
nbsp;nbsp;nbsp;nbsp;丽正书院四个字,让后世出自那个学府的每一个学子都记住了他张说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他情绪激昂,高声再次念了一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nbsp;nbsp;nbsp;nbsp;这回念的声音并不想之前那一次,声音小的只有自己能听到。
nbsp;nbsp;nbsp;nbsp;这回张说的声音慷慨到整个大殿都能听到。
nbsp;nbsp;nbsp;nbsp;一些参与到丽正书院建设的人,也被张说的情绪所感染。
nbsp;nbsp;nbsp;nbsp;他们此生恐怕无缘于宰相等高位了,怕是一辈子都不能被记录在史册。
nbsp;nbsp;nbsp;nbsp;但是,他们共同参与建设的“丽正书院”
四个字长久流传下来,被沿用下来。
nbsp;nbsp;nbsp;nbsp;这或许也是另一种程度的被后人铭记吧?
nbsp;nbsp;nbsp;nbsp;这句诗,张说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真情实感。
nbsp;nbsp;nbsp;nbsp;以为声音之大传遍大殿,自然也被李隆基听到了。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不由往张说那里看去,只见他的好爱卿双手握拳,神情振奋看着天幕,嘴里念念有词,看样子是在反复回味这句诗。
nbsp;nbsp;nbsp;nbsp;这句诗是他李隆基作的呀!
nbsp;nbsp;nbsp;nbsp;此次天幕的夸奖可谓是出现了自天幕出现后,从神音到弹幕全在夸他的盛况。
nbsp;nbsp;nbsp;nbsp;尽管夸的是他的文采,是他的才华,但是那也是夸啊!
nbsp;nbsp;nbsp;nbsp;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因为张爱卿他建设丽正书院的建议。
nbsp;nbsp;nbsp;nbsp;他被夸是因为他的好爱卿,这如何能不让他对张说更增添一分喜欢?
nbsp;nbsp;nbsp;nbsp;现在,他又亲耳听到张说在慷慨激昂念他所作的诗。
nbsp;nbsp;nbsp;nbsp;距离天幕把这句诗给说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一些时候了。
nbsp;nbsp;nbsp;nbsp;张爱卿现在还惦记这句诗,那说明什么?
nbsp;nbsp;nbsp;nbsp;说明这是对他李隆基极致的欣赏啊!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捂着胸口,感觉到心脏上缓缓流过一道暖流。
nbsp;nbsp;nbsp;nbsp;是的,朕想要的就是这样真心实意的喜欢。
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臣子才是不虚伪不做作的臣子。
nbsp;nbsp;nbsp;nbsp;张说的此番行为比任何溜须拍马的好话,都让人更欢喜。
nbsp;nbsp;nbsp;nbsp;于是李隆基用更热切的眼神看着张说了,这眼神里带着一点点“蓦然回首,知己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感慨。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的眼神实在迫切,张说感觉背后发毛,从“名传千古”
的激动中抽身而出,不解看到李隆基。
nbsp;nbsp;nbsp;nbsp;这不解中有茫然,茫然中有心虚,心虚中有怀疑。
nbsp;nbsp;nbsp;nbsp;张说挠挠头,他创办丽正书院,不是一件好事儿吗?陛下怎么这样看他?
nbsp;nbsp;nbsp;nbsp;这番茫然的样子又击中了李隆基的心巴。
nbsp;nbsp;nbsp;nbsp;他就说,张爱卿不是那等溜须拍马之辈,他果然是真心喜欢朕的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