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vogue》的广大读者而言,希莱尔的私人定制礼服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遥不可及,买不起也没场合可以穿,可是成衣就不一样了,是她们能买到也能穿的衣服!
一直以来他都只为威尔逊夫人做成衣,现在竟然要公开发售了,读者们迫不及待的看下去——咦?怎么没写时装店的地址呢?
伊莎贝拉没有说明时装店在哪里还有什么时候开幕,那样就有点太明显了,像植入式广告,有机会减少读者的好感。
那么读者又如何知道她的时装店在哪里呢?伊莎贝拉早就跟纽约的一家报社串通好,在她的访问面世后他们也会出一篇报道去介绍时装店的地点以及开幕日期,并且她又留下了足够的线索,不然她为什么要订造一个那么大那么显眼的招牌?
因此部份纽约的读者一下子就联想到第十一大道的那家叫“希莱尔”
的店,再对比一下希莱尔的logo——这不是一模一样吗!
所以他的时装店就在纽约!
会卖威尔逊夫人穿过的款式吗?照片上的那件大衣也会卖吗?已经下定决心要去看看的女士们开始期待到时候会见到怎么样的成衣。
当她们看到最后一条问题时,内心的雀跃被一股强烈的认同感取代,露出会心一笑。
问题是:有人批评你令女士开始穿男人的衣服是道德的沦丧,你是怎么想的?
——“我从来不觉得男装只有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男装,而我认为很好看。”
希莱尔说,“女人也可以强势,也可以充满力量,就像跟我合作的乔丹·贝克小姐,她是一位美丽而强壮的女士,拥有跟男性不相仲伯的能力,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运动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至于威尔逊夫人,她虽然没有一副壮硕的体格,但她的意志、她的精神坚如盘石,她对这个国家的贡献不会输给任何一位男士,所以我乐于在我的衣服里加入男性化的设计,去展现她们强势的一面,因为她们本来如此。”
这一期的《vogue》以纽约市为领头,在当天就被一抢而空,其他城市的存货也逐渐被扫光,令《vogue》不得不连夜加印。
这样的反应饶是市场部也想不到,而各大时尚杂志及报纸也不认输,纷纷加入对希莱尔于《vogue》亮相的点评行列。
第58章
◎《vogue》的效应。
◎
《纽约邮报》以硕大的标题吸引读者目光:“希莱尔即将进驻纽约!”
是的,跟伊莎贝拉串通好的就是《纽约邮报》,一份在纽约颇为知名的小报。
像《纽约时报》之类的大报她请不动,那么《纽约邮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小报很看重销量,什么样的报道卖得好就写什么,跟在近日很有话题性的希莱尔合作对他们而言有利,所以伊莎贝拉很轻易就说服了他们。
《纽约邮报》的记者先是用一番彩虹屁来夸她,毕竟是以卖八卦维生,他并没有把焦点放在她于《vogue》上面发布的作品,而是刻意营造了冲突:“希莱尔的工作室从明尼苏达州搬到纽约,并且据可靠的内幕消息,希莱尔时装店将于本月的二十号开幕,地点位于曼哈顿第十一大道的二十七号……希莱尔在纽约发展的意图非常明确,不知道他的竞争对手富兰克会怎么想?巧合的是,富兰克的时装店就在希莱尔的时装店两条街以外的地方,如此相近的距离会让二人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