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奉行自由主义的《纽约时报》则对她采取了正面的态度,认为她的发言非常勇敢,除了部份支持女权运动的报纸大力赞赏她以外,大多数的媒体的态度跟《纽约时报》差不多,没有狂夸但至少是欣赏的。
人们对希莱尔跟女性主义的讨论随着又有一篇跟希莱尔有关的报道面世了而达到了巅峰。
外界知道希莱尔要开时装店后,有记者顺藤摸瓜的找到了他背后的供应商,也就是跟伊莎贝拉合作的制衣工厂,看不看能不能挖到什么新闻。
结果还真的被他挖到了。
工厂的其中一位员工匿名向记者爆料跟希莱尔有关的事,原来希莱尔曾经向厂长争取过提高女工的薪酬待遇!
那位员工在受访时表示,希莱尔先生的助理(这是现在伊莎贝拉对外声称的身份)来工厂检查进度的时候得知女工们的待遇并不好,于是要求厂长提升她们的薪水,由工作室来贴钱,并说这是希莱尔先生的意思。
报道一出来,立即获得一众女权运动支持者以及在职女性的注意。
男女平等是一个她们争取了很久的权益,女工人的待遇差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了,但雇主显然不关心她们的利益,现在竟然有一名算得上是半个公众人物的人表态了!
这位员工并非跟伊莎贝拉串通好的,所以她看见报道的时候也很惊讶。
即使不在意料之中,但这篇报道来的非常及时!
伊莎贝拉每次回看访问中最后的一条问题都会觉得特别的别扭,虽然她说的那些都是她的真正想法,但她故意说得比较煽情,以牵动读者的情绪,因为她现在非常需要中下阶层女性的支持,她们都是希莱尔的潜在客户。
而事实证明,社会很受这一套。
女人的社会地位跟战前相比有了飞跃的提升,她们勇于争取自己的权益,一名设计师公开赞扬女性正正就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东西。
她在《vogue》的那些支持女性的发言本来获得了她们的好感,加上她为工厂的女工争取更好待遇的新闻曝光了,让她狠狠的出了一次风头。
全国各地的妇女协会得知这件事后,都选择公开表扬希莱尔,有的表示“时尚界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设计师”
,有的说“希莱尔先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也是一位很好的榜样”
,连带对职场上的男女平等的讨论再次被掀起,到这一刻,大风向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时尚是小众的玩意,那么女权运动就是大众的事情了,事关每一位美国的女性,因为这件事希莱尔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里,刷了一波存在感,被更多的人认识。
于是,希莱尔的时装店开幕日自然就成为了近日的焦点。
……
“富兰克先生要举办小型发布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