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72章 扰动二(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472章扰动(二)

崇祯十四年(1641年)八月十日,在皇帝和兵部的连番催促下,洪承畴最终抵受不住巨大的压力,遂在宁远誓师出发(比原有历史时空推迟半个月),率军向锦州推进。

八月十三日,大军进抵松山。

当天夜里,洪承畴登上乳峰山观察清军大营,随即命令明军占领乳峰山,同时进兵东西石门。

明军行动极为迅速,对驻守于锦州外围的数万清军形成前后合围态势。

八月十七日,两军在东西石门爆发激战。

宣府总兵杨国柱率部冲锋时,意外被清军冷箭射中咽喉,当场坠马身亡。

明军攻势为之一挫,但各部仍拼死向前,与清军反复争夺每一寸阵地。

就在两军激战之际,锦州城里的祖大寿趁势率军出城向外冲杀。

清军当即陷入到前后夹击之中,设置的三道封锁线被明军连续冲开两道,形势一度危急万分。

但清军主帅多尔衮反应迅速,立即补防,抽调大批巴牙喇精兵填充缺口,将祖大寿所部又给堵了回去,不得不再次退回锦州城。

八月二十三日,清军进攻明军乳峰山西营,试图扭转被动局面,但被明军火铳齐射击退。

八月二十四日,但因清军依托壕垒死守,最终受挫退回。

八月三十日,两军再战西石门,明军攻势被清军骑兵侧击冲散,伤亡千余,被迫后撤。

九月一日,明军重整旗鼓,再次出击,以车营火器压制清军阵线,步卒随后突进,斩首三百余级,获得小胜。

大战爆发以来,明军展现出难得的韧性和勇气,对清军大阵反复冲杀,即使伤亡惨重,队形被打乱,但在各级将校的组织下,重新进行编组整队,再次发起进攻。

清军镶蓝旗、镶红旗、正白旗在明军的持续攻击下伤亡骤然增加,一度让主帅多尔衮产生信心动摇,准备撤兵北返。

但在济尔哈朗的劝阻下,多尔衮终是稳住了战线,与内外两层的明军继续对峙相持。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形成了僵局。

明清双方的阵线像两条互相咬合的巨蟒,谁也无法吞噬对方。

从锦州城头飘扬的明旗,到松山脚下堆积的尸山,再到杏山方向不断传来的炮声,数十里范围内硝烟弥漫。

夕阳将天空染成血色,无数的人仍在阵前厮杀,他们的呐喊声、兵器碰撞声、濒死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在关外的旷野上久久回荡。

九月二日,辰时,晨雾像一匹湿漉漉的灰布,将笔架山裹得密不透风。

前屯副将佟瀚邦站在一座高高的瞭望台上,左手按着腰刀,右手搭在眉骨上,向西边的陆地上望去。

雾霭中隐约可见两侧碧波的海水,但更远处的战场却被浓雾吞噬,只有偶尔传来的炮声像闷雷般滚过,震得瞭望台的木柱微微发颤。

“大人,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

家丁捧着个粗瓷碗走上前来,碗沿还沾着茶渍。

佟瀚邦接过茶碗,温热的水汽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

这位前屯副将今年三十有六,脸上刻满了风霜,左手无名指缺了半截。

那是崇祯四年,在广宁城下被清虏甲兵垂死之中一口咬掉的。

他呷了口茶,目光扫过台下连绵的粮仓,喉结忍不住动了动。

笔架山确实像支倒扣的笔架,三座小山峰之间的洼地被辟成了囤积粮草的营地。

此刻,十几座粮仓像蛰伏的巨兽卧在山坳里,每座粮仓都有两丈来高,用粗壮的松木搭成骨架,外面糊着厚厚的黄泥以防火。

粮仓之间的空地上,五万多捆战马草料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草料的清香混着海水的咸腥味,在潮湿的空气里弥漫。

更远处的木寨里,堆满了用油布包裹的火药桶和箭矢,营寨四周站着一队队手持鸟铳的士兵,警惕注视着海边方向。

“吩咐下去,各营部伍都警醒一点,仔细巡查,万不可有任何闪失!”

佟瀚邦将茶碗递给家丁,然后对身边的几名粮官嘱咐道:“昨天到的那批糙米,务必晾透了再入仓。

要是捂出了霉味,前线的弟兄们吃坏了肚子,咱们都得掉脑袋!”

几名粮官连连应是,转身带着几个小吏去检查粮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