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毕竟随着前速联老大哥解体,原本那也积极投资玄国的外商已经有了别的心思,已经投资的,因为燕九如当初的合同约束,不能撤走,哪些正准备投资的企业却收拢脚步,很多谈判陷入中止。
燕九如并不急于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资,采取愿者上钩的原则,来投资的欢迎,不愿意的也不勉强。
资本都是逐利的,只要能挣到大钱,哪怕本国政府不允许,那些资本家也会挥舞着钞票换掉本届政府,重新推举能让他们获得利益的政府上台的。
这就是现实。
别人不进来,他们就走出去学习。
只要先把内功练好,自然会等来机会。
***
九月中旬,新出炉的小宋市长打来电话:“那些干部都跟腿上绑了绳似得根本不往下面去跑。
就我们市那个拖拉机厂,从前年开始滞销产品卖不出去,去年发不出工资了,今年让一部分工人下岗。
可我在秋收之前下乡走访发现,各乡下农田里别说拖拉机,连二蹦子都缺得不行,有的村里一台都没有。”
“调查后才发现,县里农机局领导自己在外地搞了别的厂家的产品进来,结果春耕的时候有的农民买回去用不了几天就坏,修都修补起。
这批货贪便宜的货砸在手里,钱没挣到,还赔了不少,自然没钱进别的货。
老百姓没路子自己从市里买拖拉机,而且,如果自己越过农机局买了,出故障没人给修,配件也买不到。
就因为都依赖习惯了。”
拖拉机厂天天坐等订单上门,等不到就让工人下岗;农机局自己搞的伪劣产品卖不掉就不进货,不管农民买不买得到。
而农民一辈子都没进过市里找厂里买东西,就只好靠自己土里刨。
都不走出去,这就是个死循环。
“那你想怎么解决?”
燕九如耐心地听小宋市长难得啰嗦一堆,才问道。
“我准备号召市里所有跟秋收有关的企业工厂一起联合搞一个‘迎丰收助农下乡活动’,让企业把产品送到田间地头去。”
至于那些中饱私囊的,把证据交给检察院,依法处置。
“好,这个主意不错!”
***
燕九如放下电话,难得神情带着轻松。
“……噔各儿里格噔,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
战立在营门传令号,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向前各个具有赏,退后难免吃一刀……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
新来的俩秘书互相瞅瞅,都有些惊讶:他们也来了有三个多月了,还是头一回见自家部长这么高兴呢。
“王秘书!”
“哎,部长!”
“联系几个覆盖面广的报纸,让他们跟小宋市长把这次助农下乡的活动前后情况搞个采访报道,深挖一下。”
“尽快见报吧。”
“好的,部长。”
“柳秘书,你跟其他几个下去锻炼的通个气,让他们别死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互相多了解沟通。”
“好的部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