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反正媳妇不在家,孩子送前院如月帮着看呢,他也可以跟几个老伙计洒脱洒脱。
“好啊,好啊。”
金勇不客气地抢了老万同学装逼的大哥大,“我知道有家新开的火锅店,特色鱼锅,也有牛羊肉啥的,我先打电话要个包间哈。”
金勇打完电话,把大哥大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才还给对方,还嘴贱道:“听说这玩意儿得万把块钱呢,你小子可以啊。”
“凑合事儿吧,”
老万矜持地接过电话,微微后仰,“不过现在这个也不算啥了,已经出了新款比这个轻薄好多,五六千块钱吧,你也可以买一个,这玩意儿还是图个方便。”
“我特么一个月工资就那五六百块钱儿,买一个五六千的电话,家里老婆孩子不得扎脖儿啊。”
“你也可以考虑下海经商嘛。
我原先不也一个月拿死工资三四百,下海第一年就买了大哥大了。”
金勇没咋滴,旁的同学不淡定了,凑过去道:“我说老万,你这是去北边大俄了,还是去南边搞房地产了?这些年没少挣吧?”
李向东被吸引过去,跟着道:“我怎么听说南边房地产行情跳水,不少人亏的连裤衩子都没剩的?”
老万脸上有些不自然地道:“政策有些变化,不过我没投多少,我主要做钢材生意的。”
***
这事儿说起来也是大事。
打从前些年国家在南海建省并成立经济特区吸引投资,然而被吸引的不仅是投资,更多的是投机的。
能成为投资分子的脑子都不笨,他们自己的钱毕竟有限,要‘挣大钱’肯定得借鸡生蛋。
于是,很多人从银行贷款炒地炒楼盘,项目搞大了以后把公司搞上市,进一步从股市圈钱。
短短两三年时间,南省的房地产价格就从几百元飙升到一万多元每平方!
南省的房地产公司也从一家没有猛增到两万多家。
好景不长,就在今年六月下旬,国家出台了‘国16条’调控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一方面终止房地产公司搞上市,一方面禁止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不仅如此,还限期回收违规拆借的银行资金,清理、削减在建项目,对于买了地皮一年内开发资金不足25%的项目予以回收。
‘国16条’对于那些靠银行资金发大财的人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很多人当初奔向南省的时候,自有资金不过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后来全靠从银行搞贷款,哪个项目部贷个上亿?
钱都是越挣越想挣,及时抽身的就没几个。
所以,随着国家收紧资金,据说有差不多200亿资金一夜之间撤离南省。
无法从银行拿到后续贷款,房地产开发商都不得不终止项目或者抛售楼盘,可大家都一样,你抛售,他也抛售,谁都想找人接盘,结果是根本没人接盘。
仿佛一夜之间,南省的房地产被炒起来的泡沫就破灭了。
所以,李向东说的有人赔得裤衩子都不剩一点不夸张。
那些背负着好几亿,甚至几十亿贷款的人,跳楼解脱的都有。
***
其实老万现在也是死撑面子。
他下海早,赶上了好时候,靠从老单位的关系倒腾钢材挣了不少。
后来跟着热潮去南省炒楼。
他主要给开发商供钢材啥的,顺带也参与几个楼盘项目。
眼下贷款紧缩,他供的钢材结不到款不说,参与投资的几个项目也都暂停了。
他们的生意,钱大多压在项目上,平时资金靠银行贷款周转,一旦银行抽贷,他们的资金链就断了。
他看着手上的大哥大,也不知道下个月还能不能保住,整不好月底就得趁着还值几个钱出手了。
谁能想到啊,几个月前给花都夜总会小姐胸口塞小费都五张打底的他,现如今都特么快交不起电话费了。
不过嘛,男人还是要面子的。
苦不苦自己憋着,咋也不能让同学笑话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