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承辉帝的变法很有特点,不着急,一项一项的来。
至于南洋专设税务司的事情,反倒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那是海外,跟国内有啥关系呢?至少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到背后深意的,即便是有人看到了,嚷嚷几句也没人信,还会嫌他杞人忧天的。
人在南洋的贾琏,不得不返回广州,因为乡试要开始了。
别看贾琏丢给布政司和提学官,真到了时候,还是要出来站台的。
天朝历来重视教化,这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今年的两广乡试很有特点,那就是考试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八股还考,但是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算经以及实学的内容,占比达到了一半左右。
满分一百份的卷子,算经和实学低于六十分,你就别想中举了。
相比之下,八股文的好坏,则更为主观一些。
经意诗赋就考一场,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是两广,自然是因为广西巡抚那边,也选择了同样的标准,目的自然是为了拍马屁。
巡抚固然可以不鸟总督,但没必要谁会这么干呢?贾琏在代总督的期间,对广西方面从没有指手画脚,这就很可以了。
不像当初的王子腾,又是要钱,又是要粮食,还要人的。
科举这种考试方法太不人道了,贾琏很早就想改了,但最后还是觉得不能碰,这玩意太敏感了。
三场九天,前后二十天时间的乡试结束了,这次改卷比以前要轻松多了,主要是算经和实学,都有标准答案。
说到难度呢,在贾琏看来,就是初中物理化学的一部分水平,还不包括电学,架不住这个时代的人,需要从头学起,还没老师教。
这个就很吃天赋了,写文章这个东西,说的难听一点,读多了,写多了,成熟练工了,总能写的有点样子的。
数理化呢,不懂就是不懂。
两广好些所谓的颇为声望的秀才们,在数理化上栽跟头了。
说到这个声望,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用的,但这玩意是可以人为打造的。
比如你很有钱,请几个所谓大家过来聚会,写一篇文章,让他们吹捧一番,银子给够了,什么恶心的话都能吹出来的。
这毕竟是个很小的圈子,轿子互相抬嘛。
聚会结束,自费出版文集,免费赠送,名声就来了。
但数理化玩这套不行的,不信?来,这道题你来做做看,会就是会,不会就只能写个解,然后坐那发呆。
嗯,乡试之前发生了一件趣事,就是不少秀才们,跑到技校去听课了。
丢人么?嗯,为了科举顺利,不丢人。
你还别说,不少人拿着题目去技校请教,还真的有用。
乡试顺利结束,还真的出了几个数理化成绩很好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在前十名的行列中。
如果说河南的事情给这个天下一个震撼,两广的乡试就是一场飓风。
要知道,读书人是最会搞事情的。
很多以前当地颇有名望的秀才,落榜之后不甘心,自然是要搞事情的。
广东这边有贾琏坐镇,普通百姓对于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贾巡抚,自然是心悦诚服,想闹事的读书人,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员盯着,时刻准备刷政绩,顺便讨好巡抚兼代总督大人,不服气的读书人也只能憋着。
广西那边就不一样了,乡试放榜之日,不少读书人在桂林聚集,还真闹了一个不小的动静。
好在当地巡抚早有防备,直接派兵驱散了。
广西巡抚担心事情闹大对自己影响不好,立刻上报贾琏,希望他能给个明确的方略。
贾琏这边飞快的回信,再闹抓起来,让提学革除功名,区区几个秀才,还想造反不成?
广西巡抚这边收到回信,顿时有了底气,还别说,真有一些秀才不甘心,又聚在一起搞事情,被查到后全被抓了。
提学官出面,威胁要革除功名,这群人才算老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