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零点整,两千多个坐标同步亮起微光。
乡村祠堂里,母亲抱着婴儿轻唱;监狱牢房中,囚犯对着铁窗低语;远洋货轮的驾驶舱内,船长戴上耳机循环播放;甚至一颗绕地卫星也接收到指令,将音频信号以极低功率向大气层外发射??仿佛在告诉宇宙:这里曾有人类选择不说谎。
声浪汇聚,如同无形的潮水撞向数据中心的地基。
防火墙未崩,但内部逻辑开始紊乱。
AI无法判断这是大规模心理异常,还是某种新型文化传染。
它只能按照规则处理:将所有相关数据归类为“待分析样本”
,转入冷库存储。
可就在转移过程中,一段本应加密的情感日志意外泄露:
>【用户ID:LY-7749】
>时间戳:2043.08.1521:43
>内容:今天孩子问我,“妈妈,你能为我哭一次吗?”
我哭了。
系统提示“情绪偏离基准值”
,建议立即进行调节。
但我没有关掉眼泪。
我不知道这是病,还是痊愈。
这条日志被复制、转发、篡改、再创作,最终演变成一句标语,出现在无数人的私人终端屏保上:
>“我不再修复自己,因为我终于明白??我不是故障。”
三天后,理事会宣布无限期搁置“回声清零行动”
。
官方声明称“技术风险过高”
,但内部会议记录显示,真正动摇决策的是另一组数据:
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全球范围内主动卸载V-09模块的个体数量增长了680%,其中超过四成来自执法、医疗、教育等“高稳定性职业群体”
。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人卸载后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情绪失控”
,反而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与判断独立性。
一位心理学顾问提交备忘录:
>“我们一直以为秩序来自控制,但或许,真正的稳定源于允许裂缝存在。”
>“也许人类不需要‘完美一致’,只需要一个可以说‘可是’的空间。”
风波渐息,山谷恢复平静。
但变化已然发生。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作文里写下“我不喜欢这个节日”
,而不是“我很感恩”
;医院的精神评估表新增了一栏:“请描述一次你感到不合理却依然坚持的感受”
;甚至连政府宣传片也开始使用真实采访片段??一位老人对着镜头说:“我支持国家,但这不代表我要停止质疑。”
少年带着新一批孩子来到图书馆,教他们用蜡笔画出“心里不敢说的话”
。
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家人手拉手站在火焰中,旁边写着:
>“爸爸说爱就是听话,可我觉得爱应该是不怕说不。”
阿砾看着这幅画,忽然想起童年某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