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在我可以告诉她,咱儿子踩得比谁都深。”
春天走向深处。
五月,乌苏里江迎来十年来首次大规模鱼汛。
监测数据显示,鳌花、胖头、鲤鱼数量同比上升%。
专家称,这是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积极信号。
老赵依旧每天出船,但不再空手而归。
他坚持只捕够吃的小鱼,其余全部放生。
他还收了三个徒弟,包括石头和两名返乡青年,传授传统捕鱼技艺与生态保护理念。
“手艺不能丢。”
他说,“但要用新的方式活下去。”
六月初,曹忠接到央视邀请,参与制作一档名为《中国面孔》的文化访谈节目。
录制现场,主持人问他:“很多人说你是这个时代最敢直视苦难的导演,你怎么看?”
他摇头:“我不敢。
我只是不敢假装看不见。”
“那你觉得,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他沉默几秒,答道:“不是替弱者说话,而是帮他们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我们不是救世主,只是扩音器。”
台下掌声雷动。
节目播出后,#文艺的责任#登上热搜。
无数年轻人留言:“原来拍片子也可以是一种战斗。”
暑假来临,华为“大地之声”
培训班第二期开班。
这次,主办方特意安排学员赴抚远实地创作。
二十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扛着二手相机,在石头带领下学习如何拍摄“家乡的故事”
。
其中一个女孩拍了一组《江边的早餐摊》:清晨四点,一位聋哑婆婆支起炉灶,煮粥、煎饼、递钱、微笑,全程无声,却温暖至极。
作品在网络爆红,当地文旅局主动联系,帮她在景区设立固定摊位,并挂牌“听得见味道的早餐”
。
女孩哭着说:“我妈终于不用凌晨三点起床赶集了。”
曹忠看到这条新闻时,正在剪辑《春回头》的终极预告片。
他暂停播放,转头看向墙上那封缅甸女孩的信。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相框上,字迹仿佛在发光。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不是制度,不是地貌,而是人心深处对“值得”
的定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