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雨桐震惊。
“不是改变,是补全。”
林晚摇头,“那天,程砚秋确实采到了原始载体,但他不知道,那枚晶体本身具备自我意识。
它选择了他作为传播媒介,也因此,注定了这场跨越二十年的记忆革命。”
她停顿片刻,语气郑重:“现在,轮到你们做出选择了。
如果启动最终协议,周晓棠将带着所有继承体的记忆回溯,重新植入最初的那个瞬间。
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不会再有‘被遗忘的一代’,但代价是??你们所有人,都将失去作为‘英雄’的身份。
你们不会被记载,不会被歌颂,只会成为普通人,默默守护那些该被记住的事。”
四下寂静。
良久,吴野开口:“我们本来就不需要被记住。
我们需要的是,不让别人被忘记。”
赵山河冷笑一声:“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图的可不是立碑刻名。
只要还能听见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我就算死了也睁着眼。”
陈雨桐走到控制台前,双手放在启动按钮两侧。
“父亲,”
她轻声说,“你说我赢了。
可我知道,真正的胜利,是让每个人都有资格说出‘我不想忘’。”
她按下按钮。
整座地堡爆发出刺目光芒。
结晶体逐一亮起,如同星辰点燃夜空。
录音机高速运转,将百万段记忆压缩成一道纯净信号,顺着光纤逆流而上,穿透大气层,射向宇宙深处。
而在同一时刻,世界各地发生异象: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突然停下棋局,喃喃道:“我记得……我小时候见过一个穿蓝衣服的女人,在广播里讲故事。”
上海地铁站,广告屏无端切换画面,播放起一段早已佚失的《夜航船》节目片段。
纽约图书馆,一名研究员在查阅冷战档案时,发现一份1987年的备忘录,提及“中国境内存在非物理形态的记忆共振现象”
,附件照片竟是林晚年轻时的工作照。
更诡异的是,在缅北地下实验室,所有休眠中的继承体在同一秒睁开眼睛。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彼此相望,然后齐声哼唱起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那是用摩尔斯电码谱写的旋律,歌词只有一句:
>**“有人活着,就没人真正死去。”
**
一年后,祁连山气象站改建为“记忆源点纪念馆”
。
馆内不设雕像,也不陈列勋章,只有一面环形墙,全天候播放着来自全球的普通人讲述的故事。
参观者可以戴上耳机,随机聆听某个人的生命片段:一段初恋告白、一次逃亡经历、一封写给亡母的信……
某个春日午后,陈雨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纪念馆。
孩子约莫七八岁,扎着双马尾,手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笔记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