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江永昌知道孙鲲鹏的地位,那是因为他在上海滩厮混了这么多年,对于各方势力的背景还是很清楚的,何况他本就跟宋南望走的比较近。
不过赵山河对此并不清楚,谁让他这是第一次见孙鲲鹏,先前更多的方向是放在了四大家族身上,并没有关注这些大佬。
只是赵山河也很清楚,周姨能让孙鲲鹏昨天过去,江永昌又对孙鲲鹏那么忌惮,那么孙鲲鹏的地位绝对不低。
既然孙鲲鹏又来了,赵山河肯定不可能避而不见,反正以后跟这大哥还要是小心......
深夜的长沙,空气潮湿而静谧。
陈雨桐坐在读书会阳台的老藤椅上,手中握着一杯温热的姜茶,目光落在远处城市灯火与星空交界处。
风轻轻掀动她膝上的《守夜人手记》残卷,纸页翻到那句刚写下的字迹:“我们曾以为自己在拯救记忆。”
墨迹未干,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是一道刚刚缝合的伤口。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赵山河发来的加密消息:
>“南极冰芯样本二次检测完成。
分子震荡频率与‘星语网’核心波段完全同步。
不是巧合??它在回应我们。”
她没有立刻回复,只是将手机轻轻放在一旁。
夜太深了,思绪却格外清醒。
自从发现阿尔泰山脉那张照片后,她的梦里就多了一个陌生的女人??李婉清。
那个穿着白大褂、站在雪地里的身影,总是在她即将靠近时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听不清的话,仿佛被风吹散在时间缝隙中。
第二天清晨,她启程前往北京。
国家档案馆地下三层,恒温恒湿的密室里,尘封已久的“ProjectMnemosyne”
文件夹终于被调出。
编号0789-A的卷宗记录着1975年至1982年间,由中苏联合科研组主导的一项绝密研究:试图通过生物晶体媒介,实现人类经验的非语言传递。
项目负责人正是李婉清。
实验日志显示,她在最后一次野外采样中,成功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提取出一种具有自我复制特性的有机记忆载体,并命名为“ν型晶核”
。
但七天后,整个科考队失联。
搜救队只找到一台仍在运转的录音设备,播放着一段不断循环的语音:
>“它们不是遗失的记忆……是沉睡的种子。”
陈雨桐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和蜂巢谷α晶体的性质几乎一致??同样的共振频率,同样的信息承载能力,甚至同样的“活体响应”
特征。
唯一的区别是年代:比林晚早了整整二十三年。
“所以林晚知道这些。”
她低声自语,“她不是起点,只是接力者。”
走出档案馆时,天空飘起了细雨。
她没有撑伞,任雨水打湿肩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