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风暴,又一次袭来。
这次,来自体制内部。
某日清晨,他刚打开意见箱,发现里面多了封匿名信,字迹歪斜:
【你以为你是为民请命?你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群众自治就是无法无天!
早晚有人收拾你!
】
与此同时,区里传出风声:有人质疑“议事厅”
干预行政职能,涉嫌架空居委会;还有人说他借媒体造势,搞个人崇拜。
更棘手的是,街道办新来的副主任周志远,毕业于政法大学,年仅三十五岁,背景深厚。
此人作风强势,上任第一天就放出话:“规范化管理才是正道,不能靠几个老头老太太开会决定大事。”
果然,不到一周,他就以“程序合规”
为由,叫停了议事厅两项决议:一是居民集资修路灯的拨款申请,二是为孤寡老人设立送餐服务的试点计划。
理由冠冕堂皇:“未经财政审批,不得擅自使用公共资金。”
全院哗然。
“这不是卡我们脖子吗?”
贾东旭气得直拍桌子,“修个灯都要等半年批文?”
“他就是要杀鸡儆猴。”
易中海冷笑,“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就是柱子。”
何雨柱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草根崛起,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神经。
有人不服,有人忌惮,有人想借机立威。
但他不怕。
因为他早已不是孤军奋战。
第二天,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将周志远叫停的两项议案重新提交,并附上详细的成本核算、居民签字率统计、以及法律顾问出具的合法性意见书,正式请求街道办书面答复“不予批准”
的具体依据。
第二,组织一场“居民议事开放日”
,邀请街道干部、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现场观摩议事全过程。
从议题提出、讨论、投票到公示,全程透明。
第三,悄悄联系李卫国:“你去摸底,看看其他社区有没有类似被卡住的民生项目。
咱们联合起来,向上反映。”
两周后,开放日如期举行。
三十多位居民围坐在院中,就“是否自筹资金加装电梯”
展开辩论。
支持者说老人上下楼困难,反对者担心噪音和采光。
何雨柱只做主持人,不表态。
最终,经过两小时讨论,达成妥协方案:先在东厢试点安装简易爬楼机,半年后评估效果再定。
全程录像上传网络,评论区一片赞誉:“这才是民主协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