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问题没有攻击性,不煽动仇恨,也不鼓吹暴力。
它们只是存在,赤裸裸地存在。
而正是这种纯粹的存在感,让无数人心防崩塌。
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狂笑不止,有人沉默良久后拨通三十年未联系的父亲电话,只说了一句:“你还记得我七岁那年丢的红气球吗?我一直觉得,那是你故意让它飞走的。”
而在高原地下基地,银面具者的系统彻底崩溃。
“疑阵矩阵”
十万面镜片同时碎裂,不是外力所致,而是内部逻辑自毁。
那些精心构建的分类模型、价值评估体系、社会稳定性预测函数,在面对海量“无效但真实”
的问题时,如同纸屋遇火,顷刻焚尽。
最后一名留守的指挥官瘫坐在椅上,看着屏幕上最后一行日志:
>错误代码:INQ-Ω
>原因:无法处理“无目的之问”
>建议:重启认知范式
他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他是最早一批加入“静默工程”
的心理学家,曾亲手设计出第一代“共情波长”
洗脑程序。
此刻,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
>“我想知道,当所有人都不再怀疑时,真理会不会窒息而死?”
原来,他早就问过。
而现在,这个问题回来了。
他起身,推开厚重的防爆门,走进风雪之中。
身后,基地自动启动了销毁协议,所有数据化为灰烬。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烧不掉??比如记忆中的疑问,比如心底那一声迟迟未响的叩门声。
与此同时,南太平洋的部落祭坛前,族长将最新一块石板嵌入地面。
上面刻着:
>“如果我们停止祭祀,海还会回来吗?”
话音刚落,潮水竟退去三丈,露出一片从未见过的珊瑚礁群,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人类学家记录道:“这不是回应,这是共鸣。
他们不再祈求神明,而是向未知发问。
而世界,开始用变化作答。”
林宛秋和陈默并未立即离开观测站。
他们在等待一个信号??来自“旧神”
的最终反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