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842章
崇祯六年,正月。
当新年的第一场瑞雪,悄然覆盖了南京城的红墙碧瓦时,整个大宋王朝,如同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它的脉搏。
随着岳飞北伐大捷的消息传遍四海,金国的日子越发难受。
草原南北的商路,在宋军的护持下,开始重新贯通。
燕云的军屯,也传来了第一季丰收的喜讯。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中书省的政令,雪片般发往下属的各个行省。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筹备将于二月,在各地举行的“省试”
。
科举,这个维系着帝国文脉与统治根基的古老制度,在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后,终于要重新焕发生机。
礼部衙门。
尚书李若水,在仔细核对了各地省试的筹备章程后,写下了一封奏疏。
然后,他换上朝服,亲自入宫,将这份奏疏,呈送到了崇祯皇帝的御案之上。
奏疏的内容,只有一件事:
恳请陛下,于今岁省试之后,重启殿试!
这个建议如同一块石头,在沉寂已久的南京朝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殿试!
上一次,大宋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是何时?
是宣和六年。
那一年,金人还未南下,开封府依旧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李清照还在与她的丈夫赵明程,赌书泼茶。
那一年,岳飞,还只是相州一名未及弱冠的普通农家子。
按照大宋“三年一贡”
的规矩,原本应该在靖康二年进行下一科的殿试。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靖康二年,发生了什么。
金军南侵,神州险些陆沉。
科举,这个王朝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一度彻底停摆。
直到崇祯皇帝南渡之后,于崇祯三年,才下旨重启科举。
但彼时,战乱不休,南北阻隔,许多在地方“解试”
(又称“秋试”
,即地方选拔考试)中考中“举人”
的士子,根本无法安全地抵达京师南京。
更何况,当时的南京也在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实在没有余力,举办一场全国性的殿试。
故而,崇祯皇帝当时下了一道权宜之策:在各行省,就地举行省试,凡考中者,暂不授官,待日后天下太平,再行定夺。
因此,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