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有一个……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核心反应堆废墟内部。”
苏晓冉倒吸一口冷气:“那些地方根本没人居住,怎么可能有‘情感潮汐’?”
“正因为没人,所以积累的情绪才最原始。”
林见鹿解释,“南极科考队员临终前录下的遗言从未被外界知晓;深海探测器最后一次传回的数据中,含有长达七小时的低频呜咽,后来证实是三名潜水员被困时互相安慰的对话循环播放;至于切尔诺贝利……你知道当年有多少人在撤离途中默默死去吗?他们的恐惧、悔恨、对家人的思念,全都被辐射尘封存了下来,像一颗颗静默的声茧。”
他看向苏晓冉:“这些都不是偶然。
守音人早就算好了,真正的‘回音网’必须涵盖人类所有极端处境下的真实声音??孤独、绝望、牺牲、希望重生。
只有把这些都纳入系统,共情才能完整。”
苏晓冉沉默片刻,忽然问:“那你打算去吗?去打开剩下的门?”
林见鹿望着壁画上重新浮现的乐谱,轻轻点头:“我已经收到了召唤。
就在刚才,‘无名’笛震动了三次,方向指向西北。”
那是丝绸之路北道的方向,也是古龟兹国所在地??今天的新疆库车。
三天后,林见鹿独自踏上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列车。
苏晓冉没有同行,但她送给他一幅微型卷轴,上面绘制的是敦煌第220窟的复原图,题字为:“听不见处,方为真声。”
列车穿越戈壁时,他打开了最新上传至“无墙之声”
的用户录音。
>**“姐姐,我考上大学了……可是你再也看不到。”
**
>
>录音来自一名维吾尔族少年,背景是荒凉的墓地。
他说,姐姐曾在高中辍学打工供他读书,去年因车祸去世。
他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成绩,怕她在天上担心。
“今天我把通知书烧了一份,烟升起来的时候,风突然变了方向,绕着坟头转了三圈。
我想,她听见了吧?”
林见鹿将这段声音导入“共鸣增幅器”
,并加入其他类似故事:一位母亲在儿子参军牺牲后坚持每天煮两人份的饭;一对恋人因疫情隔离两地,最终一人病逝前通过视频最后一次说“我爱你”
;还有老兵在战友纪念碑前哼唱老军歌时哽咽失声……
合成后的作品命名为《风知道》,发布仅六小时,便在全球引发连锁反应。
乌鲁木齐一所中学组织学生集体收听,结束后全班自发写下给已故亲人的信,并朗读录音上传回系统;
柏林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将此曲设为每日晨间唤醒音乐,多名昏迷患者出现脑波活跃迹象;
而在日本福岛核灾区重建小学里,孩子们听完后围坐一圈,齐声喊出自己最想告诉逝去亲人的话。
当天夜里,当地气象雷达捕捉到一场罕见的逆温层云团,形状酷似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
林见鹿看着反馈,心中明白:这不是传播,是唤醒。
每一个听众都在用自己的记忆为这首曲子注入新的情感维度,使它不断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体声音”
。
抵达库车当晚,他按照“声脉令”
指引,进入克孜尔千佛洞第38窟。
这里曾是佛教音乐传播中心,传说中有“天籁井”
,投石入内可闻前世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