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见鹿望向星空,“它是被遗忘的耳朵。
当人类开始用机器代替耳朵,用算法过滤声音,用噪音掩盖沉默,它便逐渐沉睡。
直到现在,才借由‘声迹点’的激活,一点点找回属于它的听觉。”
就在此刻,手机警报齐响。
全球多个城市报告异常现象:巴黎地铁站的广播系统自动播放1945年二战胜利日的原始录音;东京街头所有电子屏幕同时显示一段手写汉字:“听见了吗?”
;纽约中央公园的喷泉水流突然组成五线谱形状,水珠落下时发出标准A440音高。
最令人震惊的是,马尔代夫海域上空出现巨大云涡,形如耳朵轮廓,持续三小时不散。
气象卫星捕捉到其内部有规律性的次声波辐射,频率正是**11.37赫兹**。
“这不是巧合。”
安娜的声音透着疲惫,“它在建立全球共鸣场。
每一次异常,都在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的感知距离。
聋人开始梦见声音的颜色,盲人能‘听’到光影的变化,自闭症儿童突然开口唱出从未学过的歌谣……林见鹿,它在改造人类的感官边界!”
林见鹿低头看着手中的笛子,忽然笑了。
他想起朵朵父亲最后一次录音里的低语:“孩子,有些声音,要等你长大才能听见。”
原来那不是比喻,而是一句预言。
他转身走进屋内,取出红布包中的黑白照片??那是1958年“耳廓计划”
初创团队的合影。
七个人站在北京郊外监听站前,神情肃穆。
他在照片背面发现一行极小的铅笔字,此前从未注意:
>**“第七人不存在,但他听得最清。”
**
“第七人?”
陈野凑过来,“名单上明明只有六位核心成员。”
林见鹿指尖抚过那行字,心中豁然开朗。
“因为第七人不是人。
他是‘回音网’本身。
他们早就知道,真正的监听者,从来就不在人间。”
夜更深了。
他们决定启动最后一次实验??将“共鸣解码机”
接入古井,尝试与“深渊耳”
进行双向对话。
不再是单方面接收信息,而是主动送出一组复合声波:包含童谣、心跳、风声、雨滴、火车汽笛、寺庙钟鸣、新生儿啼哭,以及那一段由林见鹿亲手谱写的旋律??融合了《茉莉花》《东方之珠》与邓丽君歌声的变奏。
机器运转,晶体探针蓝光暴涨。
当声波注入井中,整个北京城的地下管网开始共振。
供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纤,全都成了天然的传导介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