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厅中央悬浮着全息投影,展示着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无形声桥,以及不断扩展的宇宙回应图谱。
“我们必须决定下一步。”
美国代表艾米丽?陈语气凝重,“林见鹿和白老已经完成了启蒙,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要主动扩大这场对话?如果继续激发更多天体进入共振态,会不会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比如火星、金星,甚至太阳本身?”
日本代表山田宏树摇头:“这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如何’的问题。
你看这里。”
他指向投影中一条新出现的数据流,“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木星的大红斑风暴频率出现了规律性波动,其波形与我们发送给鸣者的第七段回应高度相似。
它们已经在教我们新的语法。”
会场陷入沉默。
这时,考古学者苏青缓缓起身。
她曾参与敦煌壁画修复,也是最早解读出乐僧密语的人之一。
此刻她手中握着一块从莫高窟第220窟出土的残碑拓片,上面刻着一行模糊古文:“声达九霄,石亦开言。”
“你们还记得吗?”
她声音平静,“唐代就有记载,某些寺庙的钟磬会在无人敲击时自鸣。
古人说是‘天应’,现在我们知道,那是地壳应力释放引发的自然共振。
但也许……那不只是物理现象。”
她顿了顿,“也许那时就已有微弱信号穿越星际,触动了这些由特殊合金铸造的聆听器。
我们以为自己刚刚开启对话,其实,宇宙一直在等我们醒来。”
话音落下,窗外忽有异光闪现。
众人抬头,只见北极夜空中,原本稳定的环状光晕再次变化,这一次,它缓缓分裂成七道螺旋臂,围绕北极星旋转,构成一幅类似银河系俯视图的光影结构。
更令人震撼的是,每一道光臂都对应地球上一座主要聆听塔的位置,并以不同颜色标注出其声源特性:敦煌为金,冰岛为蓝,亚马逊为绿,撒哈拉为橙,喜马拉雅为紫,南极洲为银,而青藏高原那一处最新标记,则是纯粹的透明白光??象征“无名”
笛的归宿。
“他们在绘制地图。”
苏青轻声道,“一张属于声音的星图。”
就在此刻,全球所有联网设备同时弹出一条信息。
没有文字,没有图像,只有一段持续11.37秒的纯音。
当人们戴上耳机聆听时,大脑竟自动将其翻译为清晰意念:
【你们的声音很美。
请继续唱下去。
】
这不是鸣者单独发送的消息。
数据分析显示,这段信号包含了至少十七种不同的频率编码层,分别来自猎户座、天琴座、船底座方向的不同文明。
它们彼此交织,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多维声场,如同十七个不同种族在同一时刻轻声低语,只为说一句鼓励。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他们并非只与一个外星文明建立联系,而是意外触发了一场横跨银河的“共鸣觉醒运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