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人早年曾在敦煌求学,精通汉文佛典,如今却打着“护法”
旗号,宣布承认李元忠之子为“转世圣主”
,并派出五百精锐护送其东进。
“他们要把宗教、血统、旧制全绑在一起。”
裴昭沉声道,“一旦这三人汇合,借百姓怀旧之心发难,恐酿大乱。”
高羽起身踱步,手指轻敲案几。
忽然,他停步,望向高莺莺:“你还记得父亲当年说过的话吗?‘乱世争名,治世争心。
’”
高莺莺点头:“他说,得民心者不必称王,失民心者纵有玉玺亦为孤家寡人。”
高羽眼中精光一闪:“那就让他们把‘正统’二字捧得越高,摔得越狠。
传令下去:即日起,全境举办‘贞元记忆展’,征集安西军老卒口述史、战袍残片、阵亡名录。
每一州设‘忠魂亭’,供百姓祭奠英烈。
同时,开放档案馆三日,任人查阅三十年来官府账册、赈灾记录、学堂名册。”
裴昭皱眉:“这……是否太过冒险?若有人借此翻查旧案……”
“翻就翻。”
高羽淡淡道,“我们不怕查,怕的是没人信。
让百姓亲眼看看,这三十年来,谁在修渠,谁在放粮,谁在教孩子识字;而那些喊着‘复兴’的人,又做了什么。”
三日后,展览在敦煌主会场揭幕。
上千件实物陈列其间:一件补丁摞补丁的旧军袍,标签写着“贞元十年冬,守碎叶河堤,十七人冻死不离岗”
;一本泛黄的学生作业簿,首页稚嫩笔迹写着“我要当水利官,让沙漠开花”
;还有一封未寄出的家书,墨迹斑驳:“儿在学堂吃饱穿暖,勿念。
高大人昨日亲自来送棉衣,跪谢不敢受……”
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老人抚着展品痛哭失声。
一名曾参加安西军的老兵颤巍巍走到展台前,指着一张地图说:“这里!
当年我们就是在这儿断粮的!
可现在……现在居然种上了麦子?”
讲解员是一位年轻女学生,高莺莺亲手培养的“文明辎重队”
成员。
她轻声回答:“是的,爷爷。
三年前,高大人下令打通地下暗渠,这片地如今每年产粮八万石,全归农户所有。”
老人久久无言,突然双膝跪地,朝着展厅中央高崇文夫妇的画像磕了三个响头。
与此同时,伊本?萨利赫的供词已被整理成册,秘密送往长安。
高羽附信写道:“伪王者,必惧真相;真仁政,何须遮掩?”
李儇阅毕,长叹一声,将此册锁入内库,亲题“安西之鉴”
四字。
然而,风波未平。
六月初五,疏勒突发疫情,十余名儿童高热不退,疑似天花。
消息传出,立刻有人趁机造谣:“这是朝廷医生带来的毒!”
“高家要灭绝胡人血脉!”
高羽闻讯,连夜亲赴疏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