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书经巡田御史呈递晋阳,高洋阅毕,久久不语。
苏娘子劝道:“莫非真要赦他?”
“不。”
高洋摇头,“他需继续劳作,三年之期未满,不可轻改。
但可将此文抄录百份,下发各州县学堂,作为警示之文。”
“不怕人说你宽纵逆贼?”
“怕。”
他轻叹,“但我更怕这天下,从此再无人敢悔过。”
时光流转,秋去冬来。
寒英学堂第二期招生,报名者逾三千,来自幽、并、冀、青四州。
刘承业主持考务,亲自批阅试卷。
有一篇策论令他动容:作者乃一盲女,由兄长背负三百里赴考,文中写道:“我虽不见光明,却知世间有光。
那光不在金殿玉阶,而在田垄之间,在新政的律条之上,在每一个普通人得以抬头说话的日子。”
高洋得知后,亲往学堂探视。
盲女不知其身份,只问:“大人,你说我们会赢吗?”
“会。”
他握住她的手,“只要还有人相信公平,我们就不会输。”
年后元宵,晋阳张灯五日。
街头巷尾,孩童持灯游行,灯笼上写着《新律》条文。
一盏最大灯笼绘着锄头与书卷交叠图案,下方题字:“哥哥说,公平会赢。”
就在这灯火辉煌之际,北方急报传来:柔然可汗病逝,新任小可汗年仅十二,其母摄政,遣使求娶汉家公主,以固盟约。
朝堂震动。
多数大臣反对和亲,认为此举有损国威。
裴氏遗老更直言:“岂能以皇室血脉,媚外夷?”
高洋却沉思良久,最终提出一策:不派公主,而选一位平民女子,赐号“昭宁公主”
,册封为和亲使者,并附带三项条件:
一、柔然须废除奴隶制,释放所有汉俘;
二、允许汉商深入草原设市,传播农耕技术;
三、派遣十名柔然贵族子弟入晋阳国子学读书,学习新政。
使者将条件送达漠北,摄政太后沉吟数日,终应允。
她回书道:“贵国以庶民为公主,以教化代刀兵,实乃前所未闻之仁政。
吾愿以子入学,只为让他亲眼看看,为何你们的百姓肯为国而战。”
半年后,昭宁公主启程北上,随行不仅有嫁妆车队,更有五十名医者、工匠、教师。
临行前,她在城门口回望晋阳,轻声道:“我不是去和亲,我是去播种。”
高洋站在城楼目送车驾远去,风吹动他的衣袍,一如当年父亲出征时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