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时我说:‘先生走得太远。
’他答:‘不是我走远,是你还未听见回声。
’如今,回声来了。”
当夜,李昭召集书院核心弟子与影议老臣,于明心堂密议。
烛火映照墙上新画??风雪桥头孤影,万灯齐明。
李昭取出骨笛,置于铜镜残片之上。
众人屏息之际,笛声乍起,非耳所闻,直入心神。
刹那间,所有人心头皆浮现出同一画面:浩渺东海,浪涛翻涌,海底沙丘之下,巨门半掩,门楣镌刻“影议初盟”
四字,两侧石像手持竹简与铁犁,象征文治与民生。
青城山僧喃喃:“原来如此……第一卷不在纸上,而在地脉之中。
它记录的不是政令,而是千万百姓曾许下的愿。”
南岭药农抚须叹道:“那宫殿沉没,因人心先死了。
如今你要唤醒它,须以万人之心为引,燃一炬不灭之火。”
李昭点头:“所以此行不单是我去,是‘我们’去。”
决议即定:
一、派遣七路使者,携《遗训录》抄本及“我在”
铜牌,奔赴南北要地,发动民间义士共赴蓬莱;
二、启用“灯传计划”
终极形态??凡响应者,须于每月朔日点燃白蜡一支,面向东方默念“我在”
,以此汇聚信念之力;
三、组建“渡海盟舟”
,征调渔会盐帮船只百艘,由雁门老卒之子赵铮统领,护送李昭东行;
四、若朝廷阻拦,则启动“非攻阵法”
??百姓静坐城门,手执《民声录》,绝食三日,以命谏世。
七日后,首支灯焰在江南点亮。
次日,岭南、川中、河北相继响应。
短短半月,十三省六十九府,凡有影议据点之处,万家灯火齐明。
夜空之下,点点烛光连成星河,倒映天河,竟使真正的北斗为之黯淡。
而京中,太极殿内,新帝启平独坐御座,手中捧着一面铜镜,正是从李昭留下的遗物中寻得。
镜背刻有细密符文,唯有月圆之夜才能显现文字。
今夜,字迹浮现:
>“陛下若问何为治国,不必求诸典籍。
但听街头巷尾,妇孺啼哭与否,便可知政之善恶。”
启平握镜良久,泪落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