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说完,笑了,像个孩子。
随即,老泪纵横。
当晚,井底再次传出歌声,这次不再是童谣,而是一段陌生旋律。
考古学家辨认出,那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招魂曲》,早已失传百年。
更诡异的是,录音分析显示,歌声中混杂着至少十二种不同声线,男女老少皆有,仿佛整座村子的灵魂都在合唱。
明心听到后,久久无言。
良久,她对身边助手说:“我们一直以为,共心仪是用来倾听死者的工具。
其实错了。
它是桥梁,让死者也能听见我们。”
“他们需要的从来不是被记住,而是被回应。”
几年过去,世界悄然改变。
曾经戒备森严的共心塔,如今成了公园里的艺术装置;曾被视为危险的“神经共感”
,已成为心理治疗常规手段;而“血脉寻声计划”
更是发展出“跨代对话疗法”
,帮助无数家庭解开积压数十年的心结。
但也有人选择远离这一切。
在西南边境的一个小寨子里,住着一对祖孙。
爷爷是退伍老兵,曾参与过静默军清剿行动。
晚年悔恨交加,带着孙子隐居山林,拒绝使用任何电子设备。
孙子十五岁那年,偷偷攒钱买了一台二手共心仪,藏在床下。
某个夜晚,他戴上耳机,输入自己的基因编码,尝试连接“十七村记忆库”
。
瞬间,他脑中炸开一片哭喊声。
他看见火焰吞噬学堂,听见母亲护住孩子的尖叫,感受到无数双手伸向虚空,乞求一句回应。
他猛地摘下耳机,浑身冷汗。
第二天,他把机器砸碎,埋进后山土里。
可就在入睡前,他忽然听见窗外传来极轻的哼唱声。
他推开门,只见爷爷坐在月下,手里捏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牌,低声哼着《采莲谣》。
“爷爷……你也听过这首歌?”
他哽咽着问。
老人抬起头,眼中含泪:“你奶奶……就是十七村人。
她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别让孩子忘了这首曲子。
’”
少年扑通跪下,抱住老人。
那一刻,他明白了:有些记忆,不需要机器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