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档案馆女子接过话,她刚从数据分析站赶来,眼底布满血丝,“是意识残余在忆场中的持续震荡。
就像钟被敲响后,余音久久不散。
可如果那个意识真的还在挣扎,说明‘净音计划’的覆盖机制并未完全生效。
这是漏洞,也是机会。”
孙女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陈守义最后的身影。
他在塔崩塌前,将共心仪的原型代码藏进七块铜牌,分别交给七个学生。
他说:“记住,真正的技术,不是控制声音,而是让声音自由流动。”
她睁开眼,目光坚定:“我们得进‘归silenced’。”
计划在三天内成型。
由孙女、少年、明心和档案馆女子组成核心小队,携带便携式共心仪原型机与破译终端,借助卫星地图与老矿工手绘路线图,潜入西北戈壁。
其余“回音小组”
在全国同步启动“静默反制行动”
??在四十九个遗址同时播放真实录音,干扰“净化音频”
的传播路径。
出发前夜,孙女再次来到望归村井边。
桃树下多了几块新立的木牌,刻着林小梅、赵阿弟、王桂花的名字。
村民们不知何时开始,每晚轮流来此念一段《未熄之声》里的故事。
今晚轮到一位老太太,她颤巍巍地读着一封匿名信:
>“我是李大山的儿子。
1971年冬天,我爸因为写了一首诗,被定为‘反动文人’。
他们逼我当众打他耳光,我不肯,就被关进仓库三天。
后来我爸死了,没人告诉我怎么埋。
我偷偷把他最爱的钢笔藏在床板下,直到去年拆房才找到。
笔尖上还沾着墨,像干涸的血。
我想说,爸,我没恨你,我一直在等你说那首诗给我听。”
老人念完,蹲在地上哭了很久。
孙女轻轻拍她的背,什么也没说。
次日凌晨,车队驶出山谷。
沙漠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酷热如焚,夜晚寒风刺骨。
越往西行,地貌越荒凉,偶见废弃哨所与锈蚀铁轨,仿佛时间在此处停滞。
第七日黄昏,他们在一处沙丘背面发现隐蔽入口??半掩于流沙下的混凝土门框,上方刻着模糊编号:“NS-7”
。
“NS,‘宁声’缩写。”
档案馆女子低声,“七号实验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