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个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也就是第一印象。
人们对新事物的初次接触,会形成一个难以磨灭的“標籤”
,深刻影响后续的认知。
诺德的提议之所以不可行,不仅仅在於执行层面的不確定性,更在於它会塑造一个“需要恳求骑士们帮忙宣传”
的软弱领主形象。
相反,如果伊万的初次亮相伴隨著无可置疑的力量与强势態度,那么民眾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日后的一些小瑕疵甚至都可能被这个强大的初始印象所掩盖。
第二个概念,则源於社会学,叫做“公共知识”
(publicknowledge)。
这个术语听起来有些绕口。
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状態,即“所有人都知道,並且所有人都知道其他人也知道”
的信息。
它与“秘密”
或“流言”
的根本区別在於其公开性和共识性。
一个官员贪腐的事实,或许很多人私下里都心知肚明,这位官员自己也清楚民眾知道他在贪腐。
但只要这件事没有被放在一个公开的、正式的场合进行宣告,它就不构成“公共知识”
,贪腐的行为就可能在潜规则下继续存在。
可一旦这件事被权威媒体曝光,在电视和广播上公之於眾,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贪腐的事实立刻会从流言升级为“公共知识”
,並与社会中另一条“公共知识”
——“贪腐是罪行,犯罪者不能担任公职”
——发生碰撞。
在两条公共知识的共同作用下,这位官员的政治生涯会瞬间终结。
政权的权威,政治生涯的开始与终结,几乎都依赖於这样的公共知识。
此事在让子弹飞杀黄四郎替身一事之中也有展现,歷史上更是有无数几十人政变证明此事。
伊万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他要在任命仪式上,將“伊万是黑森林的合法领主”
这件事,一次性地、不可逆转地烙印成这片土地上的“公共知识”
。
紧接著,他要通过后续的行动,建立起第二条“公共知识”
——新领主具备极高的信用;而违抗新领主的人將有严重后果。
这样,他就真正具备了实权力,能够对黑森林领地进行达到阔斧的变动改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