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鼠倏然窜出窗缝,消失在月色之中。
翌日清晨,礼部送来首批审定教材名录。
名单上,《共生识论》赫然列为“待勘本”
,须删去“禁忆者弑神”
“民不可欺”
等十一处“悖逆之语”
方可刊行。
随文附有一纸密函,署名为“周厉”
,言辞冰冷:
>“昭文伯当知进退。
爵位可赐,亦可夺。
若肯配合监察司修订典籍,三年后或可放还昆仑。”
宁平冷笑,提笔回复仅八字:**“我修的是心,不是旨。”
**
他命人将原版《共生识论》拓印百册,暗中交予慧贞安排的宫女线人,藏于绣鞋夹层、食盒暗格,逐日带入内廷。
更有巧匠依样打造十二枚hollow铜簪,内部中空,嵌微型竹简,刻录《万忆图》支脉信息,由女官插发戴用,通行无阻。
与此同时,苏婉儿在南方发动“千灯计划”
。
她亲赴江南十八镇,召集绣娘、说书人、走方郎中、茶肆掌柜,组成隐秘传讯网。
药方纸上暗藏密码,评弹曲词里埋着线索,甚至连孩童跳绳歌谣也被改编成记忆密语:
>“一念不忘爹娘恩,
>二更不睡抄家训,
>三声钟响思正台,
>四海同哭失亲人……”
这些歌声顺着运河一路北上传至汴梁,又被货船捎进幽州。
戍边将士听后纷纷私录成册,在哨塔夜巡时低声传诵。
某夜风雪交加,一位老兵突然嚎啕大哭:“我想起来了!
我娘不是病死的,是被拖去断忆炉前活活烧瞎了眼睛啊!”
消息传回长安,周厉震怒,下令彻查“妖音惑众案”
。
然而越是封锁,民间越是以沉默回应。
洛阳一家酒楼一夜之间所有客人用餐完毕后齐齐放下筷子,静坐一刻钟,然后默默离去。
掌柜不解,问其故,一人答曰:“我们在替死者吃饭。”
此事迅速蔓延,称为“默食潮”
。
全国三百余城出现类似场景,甚至有整条街市同时熄灯闭户,只为完成一次集体追忆仪式。
宁平得知,仰望夜空长叹:“他们终于学会了不用声音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