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时的严觅发现了此事,却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作为筹码掌握在手中,而且悄悄地将严家的手也插了进去,不知不觉地借着另外几个贪官的动作掩饰自家的小动作。
然而当今圣上主政后不久,建南便发生了二十年来最严重的饥荒。
皇帝对此事高度关注,下旨让青州和顺安这两个粮仓作为赈灾的主力。
这次饥灾是新皇帝第一次遇到的大灾,支援的力度也是数十年来之最。
严觅作为彼时的越城仓部户曹,一听到建南饥荒的消息便意识到不好。
虽然每年的动作不算太大,也一直相当隐蔽,毕竟谁也不想惹到黑鸦探前来调查,但十数年的腐蚀已经让越城理应满满的粮仓败絮其中了。
严林山抹着汗说道:“那时兄长有个选择。
是保持沉默让此事被后来者发现,还是自己做那个揭发的人,将功补过。
他权衡良久之后,选择了后者,在仓部那些参与了多年贪污的官吏慌忙地试图补上粮食的时候,暗中向越城知州告发了这件事。
后来知州带人突击检查粮库,才发现了这么多年的亏空和腐败。
此事一路传回皇上耳中,皇上震怒之下命令要严查严罚,最后许多仓部官吏都被免职,甚至有不少掉脑袋的。”
我感觉得到梁清漓紧紧地攥住我的手听到这话时,劲力加深了不少。
我忍不住出声嘲讽道:“听起来严通判倒是个幡然悔悟的好人似的。
还是不要粉饰了吧,严户曹,贵堂兄不过是害怕了真相大白的后果,并且将整个仓部都卖了以求自保。
真这么有觉悟的话,之前的那十年怎么一句话都没说呢?”
“不过我也好奇,听你所言,仓部也只是一小撮败类而已,最后为什么会牵扯那么广,甚至听说有不少冤屈而死的官吏?那些职责范围没有管到你们这些贪官所负责的仓库的人,也被抓起入狱了。”
我看了看梁清漓面无表情的神色,为她问出了这个问题。
严林山踌躇了一阵后,嗫喏道:“兄长他觉得,必须要把水搞浑了,让每个人看起来都有嫌疑,才能将自己的疑点与过错洗去。
若所有人都有罪,那么兄长作为带头揭发的人,总不会被朝廷怪罪的,反而有可能将功补罪。
为此我们构造了不少证据,有错的让他罪上加罪,无罪的让他背上黑锅,才能成功地将严家的介入遮掩。
兄长有了告发此事之功,并且带头表态,将严家大半的钱粮都补进赈灾的粮队,因此得以轻轻放下。”
“这也是小的欲要献给圣军的证据,若这份材料曝光,兄长再无翻身之日。
也因此,他必定会与圣军合作。”
好狠的手段啊,简单却有效。
在这日积月累,缺乏监察的环境下,本来就容易松懈。
严格说起来,没能发现严觅等人的罪行,无论是仓部官员,还是顺安监司,都有一定的责任。
但是这也就是罚罚俸禄,受到谴责,最多不过削职免职的罪过而已,首罪最多也就是蹲几年大牢的份。
若没有建南饥灾这件事,及时发现不对的话,说不定还能给补救回来。
然而事发后,这份正常情况下轻易拎得清主次轻重的黑锅却被他不分青红皂白地硬是给扣在了整个仓部头上,试图以法不责众,浑水摸鱼的道理来逃脱责任。
而且,竟然还真的给他干成了。
这严觅当真是个人物。
“所以,那些冤死的仓部官吏,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严觅想要让自己的惩罚稍稍减轻?因为他想免于承担自己犯错的后果?”
梁清漓从喉间挤出这几个字来。
严林山没敢回答,但沉默之下的意思不言而喻。
阮总管则是蹙眉道:“果然符合我对官老爷的认识。
不过,这也刚好让我们有机会介入汴梁的防线。
严林山,你可有证据?我们需要让严觅无法抵赖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