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4章 孵蛋和男后(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殷禹心中冷笑,面上却没什么表情。

种植推广他姑且就算这些人考虑国家根本,劝谏有理,但成立公立私塾也反对就真是值得掂量了。

这些人是担心国库钱不够,还是担心百姓文化高的威胁士族的利益?

不用多说,自然是后者。

虽然这个时代已经先一步出现科举制度,可是并不完善,科举出头只是诓骗百姓的把戏而已,真正能够做官和获得权力的,还是士族子弟、又或者依附士族的人,比如魏秉郡那种。

而真正的贫寒子弟考试读书唯一的出头之路,就是找个主子当幕僚。

所以朝臣反对官府公立私塾的目地显而易见,他们要维护和稳固士族的利益和权威。

当然这心思不能明说。

“……大王,您所谓的公立私塾并不是短期的事情,这是个长期投入,一旦开始日后每年国库都会有一笔巨大支出。

读书花费成本巨大,与其做大王说的让全国百姓识字,不如集中花费培养人才更好。”

“如今各大城已经皆设有书院,并且一直为朝廷输送人才,大王有心不如向书院投入更多金银,如此才是正道。”

众臣意见此刻超前一致。

他们也没说错,根本没必要让所有百姓都识字,简直就是浪费人力财力。

虽然拨款投资书院他们会从中获利贪点,但最终还是会留下两层金银下去办正事的。

反正对于殷禹说的这个政令他们觉得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让全国百姓识字,这就代表提高百姓的位置,触动士族的地位,如此怎么可以!

“而且大王说要将公立私塾和减免赋税两者合一更是不妥,按照惯例历代君王登基大典都是直接大赦天下,减免三年赋税,大王添加要求怕是会让百姓心中起怨……望大王三思。”

殷禹看着面前的众臣,心里冷笑加剧。

也难怪秦王不惜牺牲一切的要消磨这些士族的力量了,就这些人态度,王权还是至尊王权吗?

贸然改动祖例,在减免赋税上增加条件固然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可如果这个条件是让孩子们免费读书识字,效果就不同了。

百姓虽然没有文化,大多愚钝,可是‘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却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

“如此说来,众卿对孤的想法都不赞同了?”

殷禹淡淡扫过面前每个人,并不凌厉的目光却让人心中觉得有些忐忑发颤。

那些自觉背景强、资历高的老臣和士族不怕,但剩下没什么言语地位的人就觉得背脊冒汗,尤其是想起夺位之争那天血流成河的画面,心中对一直就以暴戾残酷出名的新大王很是害怕。

站在后面等级较低的小部分大臣你看看,我看看你,交换个眼神之后。

这小部分人心中一横,咬牙跪下,“吾等觉得大王所言虽然冒进,但却并非没有道理和可能,只要我们能够保证其余六国十年内不来挑衅开战,按照大王所言,对于我们秦国长远的发展是很好的基础奠定……”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担心新君的政令出现问题,可是比起这个,他们更担心这位新君不按常理出牌,弄不好拿他们开刀祭天!

那些背景深厚大士族长久掌握权力,对王权的畏惧日渐减少,多年处处抑制君王,忘记了王权终究是王权,这天下还是主座上的人说了算。

但他们这些小人物身在局外却清楚明白得很。

当今新君是个狠岔子,殷王室的王子又几乎死光了,除了扶持还活着的七王子,想拉这位下马就只能是改朝换代。

七王子已经颓废不可能,改朝换代机率更小,所以如今最聪明的选择……就是乖乖听新君的话。

殷禹很满意,至少这朝中还有几个聪明人。

“既然意见有争执,那此事推后再议。

除此之外,孤还有一件事情,不知众卿有没有提议?孤准备将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以此做表率节俭美德,抑制娇奢之风,大家觉得如何。”

抑制娇奢之风为借口,封后才是主题。

众臣都是八面玲珑的人,怎么可能听不出其中意思。

但是……此时封后,那就意味着封的是那位男妃,这可万万不行。

且不说自古没有男后,就算开创先例,以唐钰的身份也不够格,按照惯例皇后人选那必定是无论相貌品德,还是家世都必须是顶好的。

何况新君登基,在场众臣谁不想把女儿送进宫争利?

“大王,虽然唐王妃乃是先帝所赐婚,正统嫡妃,可到底是男子,无法所出,做不得后位之选。

以臣等看,封后之事应该延后,待大王选秀充实后宫之后再定夺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网游之帝王归来玄门小锦鲤只热衷种田天才萌宝,总裁爹地放大招穿成三个反派崽崽的锦鲤娘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少年王我在异世做天师从较真开始肆意人生我的前世大有问题盛总,你老婆又闹离婚了穿书反派:锦鲤她靠玄学爆红了木叶之次元修仙顾道长生咸鱼穿成女配后爆红了大理寺断案实录恋爱要在模拟后拯救美强惨男主学园都市的空间操控从冷宫公主苟成武道至尊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反派穿成Omega以后他A爆了.网王之从呼吸法开始快穿:在偏执男配心尖肆意撒娇无限地球卫士我有无数技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