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庭中风过不留痕。
燕姒在于红英的注视里站起身来,依次向三位亲长行了拜礼。
她郑重道:“吾与吾妻赴战场,家中至此无后辈,唯望亲人身体康健少挂碍,岁岁能相见。”
-
时年冬至日。
宫中处处张灯结彩,坤宁宫更是热闹。
和乐公主满月,皇后设了宴,邀女性重臣、亲眷共饮,因着过往宫宴常出纰漏,这次从酒水到一应吃食,内官们都慎之又慎,就怕再出个什么意外,谁都吃罪不起。
席上老少皆有,连很久不露面的姜国公夫人都来了,她跟几位尚书家中年迈的女眷同列一桌,饭吃到一半,侧耳听着众人闲谈。
吏部尚书家的老太太饮过酒就脸红,笑说道:“圆安年要来了,咱们这些老家伙,不想是先吃到第二位帝姬的满月宴!”
话音一落,众人哈哈附和道:“谁说不是呢!”
“这可算旧岁里数一数二的喜事啦!”
大理寺寺丞的慈母跟尊弥勒佛似的,又使唤身侧宫婢给老太太斟满酒,“当再吃一盅!”
大家都举了杯,旁侧的柳阁老却连茶都不碰了,她年纪太大,也没人敢劝她的酒,只姜国公夫人饮过后,揶揄道:“有人欢喜有人忧。”
吏部尚书家的老太太离她得近,没琢磨明白这句话,扭头问说:“国公夫人此话怎讲呐?”
要知道,这是立安年末,一整年里除去新帝登基,最大的一桩好事,嫡公主的诞生,意味着唐国皇室血脉得以延续,储位上就有了可培养的小辈。
皇后就坐在殿前席上,这话几乎是在犯大忌。
谁知姜国公还没说点什么,一直以来沉默寡言的户部尚书家老太太却突然开了口。
“边南战事吃紧,朝中各部都警醒着呢。”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往柳阁老那处瞄,“阁老忧心大事,是情理之中。
远的不说,近前的,就有老妇那儿子,日日埋头算着一批又一批送出去的军饷,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臣和内眷们坐到同席,难免提及这些,并不算什么机密,大家也就自然处之,听其说完,先前的高兴劲儿就散下去大半。
吏部尚书家的老太太若有所悟道:“是了,另一位帝姬还在前方抵御外敌呢,老身家中都省吃俭用着,跟守卫边关的将士们同甘共苦。
若要说有人忧,你我老姐妹尚只忧国忧民,那边还有更夜不能寐的。”
她说完往抱厦另一边伸了一下下巴,众人循着方向望过去。
那处坐的是一席年轻女眷,安顺长公主妻正在其中,明明是喜庆的日子,她的脸上却没见什么笑容,不论是饮酒还是吃菜,举止间都显得那么心不在焉,哪怕旁人主动与她攀谈,她也是冷冷淡淡地听着,时不时点一下头,示意自己在听。
这个女郎不过桃李之年,作为当朝重臣忠义侯的嫡孙女,她与在座诸位一样要忧国忧民,作为长公主妻,她还要多忧心爱人安危,无怪乎她高兴不起来。
众人心有戚戚,虽说不能感同身受,到底看着那娇滴滴的小女儿心事重重还要勉强列席,不免生出些疼惜。
姜国公夫人却鼻间冷哼,不咸不淡地道:“她有什么好心忧的,野鸡飞上枝头装凤凰,多的是人捧着哄着,听说前两日,还与亦亲王妃抢一方宝砚呢。”
楚可心那可是户部尚书楚谦之的嫡女,楚家老太太心头肉,楚老太听到这个话,马上就变了脸色:“什么?抢什么?”
姜国公夫人道:“妹妹竟然不知道呢?倒是不怪,你家那孙女儿我瞧着也是个实心眼儿的,不会背后来道人长短,要不是我那日进宫请凤安,刚巧撞见,也是不知。”
楚老太好奇心更重了,连忙讨教:“老姐姐,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啊?”
姜国公夫人眼神几转,佯作不情愿,又不得已地续道:“那宝砚是皇后娘娘最喜欢的一块,亦亲王妃最先看中了,讨要几回都无果,偏是人有长公主和于家撑腰,直接就夺了去,皇后娘娘又是个和善性子,不就只能割爱了。”
长公主在边南拼命,不日前,军机处议过战事,上书请兵支援,皇帝下了旨,也派了辽东守备军分兵赶赴,人腰杆子硬得有理的确不假,楚老太却不认这个理。
她听完个中细节,一张老脸顷刻沉下来,不快的目光隔席投向另一边。
吏部尚书家的老太太见势不对,当即转了话岔子,又道:“怎地越说越远了呢,今日是和乐公主满月宴,该高兴才是,吃酒吃酒!”
楚老太被拉着喝酒,后话倒是没再多说,只是悄悄在桌下捏紧了膝上的百褶马面裙。
若没有户部在朝堂上竭力支撑,纵使长公主有滔天本事,又岂会这般容易抵挡住景国劲敌!
她心念急转,隔着一桌佳肴,冷笑着瞥了一直一声不吭的柳阁老一眼。
第227章忧夜
◎“可有边南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