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王东侯的坚决反对。
原来,王东侯心里非常清楚,种粮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因为再过一年左右,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工浪潮即将汹涌而来。
尤其是在种植粮食的几个关键环节,比如拔秧、栽秧、割稻、割麦等等,都会有从北方来到邗城的人们前来帮忙。
这些来自北方的人被当地人戏称为“侉子”
,他们专门从事这些农活,并且按照每亩地的工作量来收取相应的费用。
不仅如此,等到199年之后,更为先进便捷的联合收割机开始逐渐普及开来。
为了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家家户户都宁愿花费一笔钱,请这些机器来完成收割工作。
因此,如果现在就轻易放弃自家的粮田不去耕种,那无疑是一种极不明智且得不偿失的做法。
那时候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种粮食还是选择杂交稻,因为杂交稻产量高。
而王东侯劝爷爷不要种植杂交稻,一定要种大稻,因为大米口感好,吃起来香,虽说产量低,但依目前情况看,王东侯爷爷、奶奶饭量都不大,消耗粮食少,只有王东侯刚开始育,饭量猛涨。
按照王东侯算了一下,当时的杂交稻一亩能产1斤左右的稻谷后来在袁隆平院士的不断研究开下,亩产达到22斤以上),
而大稻亩产只有8斤,王东侯家粮田1.8亩,可产大稻144斤,稻谷的出米率是百分之七十,可机米1斤左右,再加上一年一季出产的小麦,足够一家人的口粮了。
在王东侯的强烈要求下,王东侯爷爷不得已从农科所买回了大稻种子。
哪知道第一年收成后,全家人吃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赞不绝口。
王东侯的几个城里的同学暑假到王东侯家来玩,主要是晚间到河塘捉青蛙,捉回家烧了吃,是一道美味佳肴。
那时候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捉青蛙并不违法。
当这些同学在王东侯家吃完大米饭后,连呼好吃,更是夸张地说这种油光锃亮喷香喷香的大米饭他们不吃菜也能吃得下。
就在王东侯家种植大稻后的第二年,许多人家也开始种植大稻,及至5年以后,家家户户种大稻,已经没有人种杂交稻了。
分田到户以后,各家各户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不再吃大锅饭,不再靠在生产队上工挣工分,挣口粮,尤其是家中劳力多的人家,种田的收入十分丰厚。
因为那时候已经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田里种植的蔬菜品种完全按市场需求种植,什么菜好卖种什么,什么菜产量高种什么,什么菜效益好种什么,同时,物资的流通便捷也开始显现,农民卖菜出现了“大篓子”
现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工资们骑着28大杠自行车,用大篓子搭着一百几十斤甚至2来斤的菜,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去售卖,以卖个好价钱从而增加收入。
王东侯家由于没有壮劳力,生活状况并没有因为分田到户得到很大改善。
不过王东侯此时一心忙于上学,对种田并不是太关心。
qu4.。
qu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