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抛开和周岐这段令她头疼的复杂关系不谈,她又一次感觉到,属于她杨筱的机会,再一次迈着轻快的步子来了。
杨筱坐在席间侃侃而谈,接住了扈玉方考量的种种问题。
在她说到智妙有野心,但也有一颗向内审视的心的时候,扈玉方明显被说动了,望着杨筱露出了赞扬与欣赏的表情。
这样的表情,无需言语承接,亦能给足人成就感。
“小杨总,我最后还有个问题。
你们的技术应该怎么做到像医生一样判断病情?”
扈玉方端起橙汁,喝了口,“中医的望闻问切,不是那么些程序设定就能超越的。”
“扈主任您关心的问题,非常根本。
这确实是我们团队一直在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和攻克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技术路径,不是要让机器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来取代曾经的,而是去模仿和学习顶尖专家的辩证逻辑和临床经验。”
“我们这个模型大致的构建步骤分为:知识引入、模式学习、归纳整理,前期的知识引入是指通过导入海量的医学诊疗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期的模式学习是和像贵方这样的出色科室进行专业合作,基于脱敏处理后的和有明确诊断下的临床病例来训练模型,最后通过基础知识与基础检查信息的整合、证候推理,生成相关的诊疗建议。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们智妙不是要替代医生,而是辅助医生给出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来弥补人类记忆和精力局限性的同时,提高就诊效率。”
“打个比方,一位患者主诉失眠和多梦。
我们的智妙系统可能会同时注意到他舌边尖红、脉弦细这些细节,并结合问诊中患者提到的‘情绪烦躁’,将其与‘肝郁化火’这样的证候关联起来;同时,它也可能会检索到有类似症状,但实际上是‘心肾不交’的案例,所以它会将两种可能性都列出来,给出各自的概率和支持证据,提醒医生深入鉴别。
这就相当于多位专家在同时帮我们的医生做初筛和会诊,但最终的处方签字,一定是和您一样的、有一定判断能力的医生来签。”
周岐坐在一旁,眼神忍不住地朝杨筱投去,听着这些晦涩拗口的专业词汇,如此丝滑地从她嘴里蹦出,他心里游走着一股莫名的自豪和激动,再瞧见她眼下的乌青时,又掺了些心疼。
昨天,她又是熬到了几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