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处理不当,一场席卷东方的大乱或将爆发。
他立即提笔拟信,命快马送往咸阳,请嬴政速决对策。
同时,他又修书一封,寄往祁连雪山下的韩信营中,请求派遣精锐骑兵南下布防。
三日后,嬴政回信抵达,仅有八字:“卿可便宜行事,朕信汝。”
靳思握信良久,终是长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已被推上风口浪尖。
既是皇帝信任的臂膀,也成为众矢之的。
但他更清楚,若此刻退缩,扶苏一生为之奋斗的秩序,将毁于一旦。
于是,他召集亲信幕僚,制定三策:一、在关中各县广设“忠义讲堂”
,由识字吏员宣讲扶苏生前政绩与仁德,澄清谣言;二、联合萧何,在放粮过程中严查贪腐,凡克扣救济粮者,不论官阶,一律斩首示众;三、秘密启用秦廷旧部,潜入东方诸郡,搜集叛乱证据,伺机反制。
与此同时,他亲赴潼关,会见正在读书的公子衡。
少年已初具风骨,见靳思到来,恭敬行礼。
“先生为何而来?”
衡问。
靳思凝视着他,缓缓道:“因为你父亲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将来治国者,必是衡也。
’”
衡闻言怔住,眼眶渐红。
“你可知当今局势?”
靳思继续道,“有人想让你祖父怀疑你父亲,想让天下人忘记你父亲做过的一切。
但他们忘了,真正的功业,不会因死亡而消失。”
“那我该做什么?”
衡坚定问道。
“读书,明理,等时机。”
靳思轻抚其肩,“等到你能站上廷议大殿那一天,你要让所有人听见,扶苏的儿子,是如何继承他的意志的。”
风雪依旧,但关中的土地深处,已有春意悄然萌动。
数月后,随着放粮政策全面落实,饥民得救,流言渐息。
萧何在奏章中写道:“今岁虽灾,然百姓感念圣恩,街头巷尾皆传‘陛下仁孝,不负先太子遗志’。”
而就在这一年夏末,一名来自齐地的商人被捕,搜出身上的密信赫然写着:“七月十五,举火于泰山,天下响应。”
靳思手持密信,立于咸阳城楼,眺望东方。
他知道,风暴尚未结束。
但只要人心未冷,火种犹存,秦人的悠闲生活,终将在废墟之上,重新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